当前位置:走进德成 > 专家观点
发布日期:2019-06-16 来源: 作者: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 加入收藏
一、高技术何以为高
高技术(HighTechnology, 简称Hi-tech)的概念源于美国。究竟何谓高技术?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指基本原理主要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是尖端的、前沿的、先进的技术;是先导技术、未来技术。国际上对高技术比较权威的定义是: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技术。
当代高技术的崛起的重要标志则是20世纪的电子信息技术革命。1946年ENIAC——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成功投入运行。1947年,半导体晶体管在贝尔实验室发明成功。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制成。1971年,第一台微处理器问世。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和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标志着人类开始迎来了一个空间技术的新时代。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已围绕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六大高技术领域,相继开发出一大批相互关联的高技术群落。
高技术与中技术及低技术最为重要的区别是高技术是高群落、高收益、高渗透与高战略等特征的技术。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世界争夺的战略制高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但决定着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而且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从而决定了在国际贫富两极化中的国家前途。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到90年代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战略导致前苏联的解体与至今引领世界信息科学新潮流。
高技术产业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一是R&D的投入比例高;二是技术密集度高;三技术创新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短;四是市场国际化程度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于国际比较的需要,使用了研究与开发的强度定义及划分高新技术产业,并于1994年选用R&D总费用(直接R&D费用加上间接R&D费用)占总产值比重、直接R&D经费占产值比重和直接R&D占增加值比重3个指标界定高技术产业,这一分法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高技术产业最大特征就是它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它主要功就是能从先导产业向主导产业转换。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指出,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性质和特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不相同,主导产业转换的过程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高技术产业是先导产业,通过扩散放大,就可以转化成主导性高技术产业。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和很强的创新性,产业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很强,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引导和支撑作用,可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就是发展高技术产业之要。而高新区则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2015年147家(2016年增加17家)国家高新区中属于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占高新区企业总数和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均在40%以上,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占国家高新区总体的比重均在30%左右,其中出口创汇占比高达61.4%。
近10多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但是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知道,经济是有周期的,但在美国,每一次经济进入衰退时期,就可以借助高技术走出衰退、换发青春。为什么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就是因为美国通过已硅谷、128公路高新区的高技术在推动世界经济前进。
尽管国家级高新区2016年已达164个, R&D投入越来越高,带有高技术标签的出口产品越来越多;但真正拥有自己的高技术并不多,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依然缓慢;高新区内高技术不高实际上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印象。
原因之一或许与一系列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有关。至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制定了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强调了引进外资的重要性、引进外来技术的重要性、招商引资的重要性;但忽视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市场经济取向二十年后,依然采取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结果市场丧失了,技术没有换回来。看看一、二线城市满街跑的小车就可以看出这个政策后期的失败。
按经合组织(OECD)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和标准,1992-1994强度大于7.1%属于高科技企业。以某国家高新示范区为例,1995-1999年研发投入强度在3.34%-5.22%之间波动,属于中科技产业;2000-2005年R&D投入强度低于2.7%属于低技术产业;基础研究投入只占0.3%,应用研究也只有1%。可见我们的高新区只能算中新区或者低新区。
新国际分工使具有高技术的核心部件与最终产品的生产在国家层次上发生分离:发达国家从事高创新率、高附加值和高进入壁垒的核心部件生产,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依然从事惯例化的、低附加值和几乎没有进入壁垒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有专家的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爆炸式的增长只是一种统计假象,他们不过是在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实现了专业化,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而OECD国家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仅将 R&D投入作为一国高技术发展状况的判定标准, 没有考虑到产品价值链在国家间的分解, 这也导致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统计幻觉。
原因之二或许是高新区不仅缺乏真正的高技术,而且缺乏高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我们知道,高技术发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高技术自身的产业化,另一个方向是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美国硅谷与128公路等高新区算是走的第一条路;是一种具有牛仔精神的美国人通过风险极大的科技创新发展高新区;而德日算是走的第二条路。德国就是把自己与美国人原创的高技术,用工匠精神去实施与深化,大众、奔驰、宝马、奥迪等德国汽车行业,就是典范;日本的大阪、广岛、神户的科技园区就是利用日本人的精益生产与模仿创新把第二条道路走到极致。
而我们现在不少高新区,既少高技术的原创,也不能把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土地出让、政策优惠”的三招发展高新区,这早已与高新区创立初衷相去甚远,自然导致众多的高新区定位模糊、相互模仿、产业雷同。比如:十二五期间,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东风吹拂下,已有18个省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高新区因缺乏高技术,必然导致高新区无法促进所在城市的产业转型;缺乏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和与之配套的生产服务类产业,难以建立专业化的分工网络,也无法实现园区与所在区域产业的联动发展。
原因之三或许是高新区建设现在已经成为地方政府GDP 和财政收入的重中之重。因为经济发展的GDP导向,使得每届政府都有发展压力和现实要求。于是政府一般都要求高新区三五年要见成效。即使是国家级高新区,因为缺乏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的基础,只好跟风抓住热门产业来进行发展,进一步加剧各高新区扎堆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象。
原因之四或许是一些地方出现借发展高新区,争取各种政策优惠。中国许多地方的高新区上马不少的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技术项目,实际上不过是披着高技术马甲的国际打工者。光伏产业就颇具代表性。有数据表明,中国低端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占全世界的60%,其中95%的产品严重依赖外销,备受重复建设之困。
十八大以来,政府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经济举措,最为核心的是去产能,产能过剩是当前促进转型升级中最紧迫的问题。其实,产能过剩的根本问题就是缺乏高技术。因为缺乏高技术,自然不能形成高技术产业,不能形成新技术、新的业态;自然跟风高能耗产业、传统制造业;自然跟风的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
其实,高技术的核心是无中生有。是通过科学研究形成高科技、形成高技术、形成高技术产业、形成高技术产业链顶端的产品。台湾新竹工业园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使多数产业尤其是半导体产业从一无所有发展到全球产业龙头。
实际上,在过去的不同时期,高技术就有着不同的含义。在30年前,人们把高技术看作是飞机制造业、航空技术;本世纪初是汽车工业;上个世纪末是电气设备。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无不受到冲击,人们对高技术的认识也随之改变。现在则是智能微尘、虚拟现实、三维成像、计算博弈、深度学习、柔性电子、基因编辑、器官再生、脑计划、纳米颗粒智能新药、暗物质探索、天空互联网、产业物联网、大健康等。
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高新区基本上是以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为高技术、信息产业为高技术产业的高新区。现在高技术正在经历从计算、连接转到智慧。智能化技术(Intelligent Technology)成为新时代的高技术。新时代的高技术是以传感、数据、智能为核心的高技术。中国国家战略强调互联网+战略,站在互联网+战略的视角看,中国已经迎头赶上甚至已然超越,成为挑战旧世界的新世界,中国国家高新区已经是高技术示范区了;但是站在智能化技术角度看,互联网技术已经不是高技术,互联网+已经不是高战略,只能是高新区促进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中等战略。移动互联网或许也只是算是中技术了。高新区依然是互联网这个旧世界里的庞然大物,依然是中新区或者是低新区。有学者研究表明,中国虽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但已经是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还将继续提升,希望通过智能化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所以,国家级高新区必须以智能化技术做为高技术来对高新区进行自我革命。
无论计算如何速度,无论网络如何泛在,智能、脑以及脑计划才是下一阶段最重要的高技术。人体增强与辅助系统,柔性电子、脑电脑波、脑机接口、生物芯片、类人机器人是当前的高技术了,而生命编辑,基因测序之后最赫赫然的是internet of DNA、CRISPR 等更是未来的高技术;也包括现在的人工智能、VR-AR-MR、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个人飞行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天空互联网、生物信息、金融科技、3D打印、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
高新区的核心在于高。这个高是高技术、高端、高效、高附加值、高战略、高渗透;通过高技术、高战略、高渗透,促进国家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这就是高新区应该发挥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之要义。至于高新区何能为高,这是我们后面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