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走进德成 > 专家观点

“超能”的母亲(五):为变吕村尽心力 原创: 吕盛东 北京德成智库

发布日期:2019-12-15 来源: 作者: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 加入收藏

      母亲15岁时嫁入高屋吕村,入村不久即有三点意外感受。一是这里的人瞧不起她。母亲明明来自城边村,却被说成“湖野女”而要接受《女儿经》的“补课”,更因其年少,几乎不给她说话和表达意願的权利。二是穷困。我父亲因接连办理其养父吕安成丧事、其姐婚事、接来我奶奶侍养的孝事,家财不仅掏空,而且开始借贷度日,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三是无地种。安成爷去世时,他的一位堂弟借故夺去父亲的田产继承权,因此,在这里一时无地可种。于是母亲动员父亲与她一起去她娘家种地。去了一年,就获得了粮食丰收解决了婆家饥馑,第二年更是芝麻高产换得大量日本人食盐,当然也尽了对外婆孝慈、对小舅关照之心。这一下也改变了母亲在婆家的地位。同时,受《女儿经》的某些启示,她抓紧时间跟外婆补学了做针线活、弄饭菜、做小副食和打豆腐等家务本事。再到婆家高屋吕村时母亲已17岁,形貌好成,且落落大方,人们对她开始投来赞许的目光。但她发现这高屋吕村虽有耕读传家的遗风,可是村人的种植结构及其日常生活却是相对单一、孤零、落后,于是决心学外公豪爽拢人风格,从自己做起,从自家做起,遂步带动吕村人作些更好的改变。

敢教贫土变良田。 父母回村后,可能是那位夺田亲房见我父母在村中声誉渐起,再加上那块夹在野山角落里的五块田有的还满生顽草、极难伺弄,于是将这田产归还给我父亲。村人估量母亲是从县城边过来的不是很会种地,且父亲因有大批食盐在手已串联村中七八位大胆男人肩贩于深山军民可以获益,似也无需她去种地。可母亲的行为却让村里人吃惊。她回到婆家时已是初冬的一个傍晚,不歇一口气就去看那五块山田。这些田由高到低形成三叠,最上一叠深入山嘴、形如角头,大约一亩,满生着贴地长的细筋绒草。下两叠各并列两块田共约2亩,幸无怪草但也贫瘠。第二天,母亲就发扬在娘家养成的贪早牧牛精神,天未亮就摸索着去那田里干活。旁边田的人来上工时,发现母亲早在那块角田里劳作,已将贴地长的细筋绒草连根拔起了一大片。她们说你屋的这块田最是难弄,某爹从邦凡(我父)手里把它弄去,第一年还借到邦凡打的肥底有些收成,不过当时就生了不少的草,到去年这田就只长草冇得谷了,某爹急得只骂这是个鬼草缠的田。母亲说,我们冇得地种,还是先把这长草的田试到种一下吧。母亲一边说一边把这块水田中的顽草一棵又一棵地从泥里连根抠起,大约干到上午九点多又赶回去做早饭给婆婆吃(当时当地的农民一天只吃两餐饭,有条件补夜饭的则叫宵夜)。吃完早饭干净利索收拾好锅碗灶台后,她又到地里接着干,一直干到太阳挨上南山头,大约4点多,再如风一般赶回家做晚饭。就这样连续干了五六天,硬是把这块田的绒草全部连根拔完,堆在山坡和田埂上,它们多已风干。母亲就捡来一些枯树枝把它们铺在上面,全部放火烧成草木灰拨到田里。旁人说,原来你是要灭这个草啊!其时父亲已在我家所在的“新屋”和“五重”①老屋之间建起了一座新公厕。草拔净后母亲把田水放干,学着外公当年的样,将我家新公厕积起的肥,每天一担尽往那三亩梯田上遍撒厚积。这些肥在太阳的催晒下,慢慢地腐熟,母亲就是要用它将这五块梯田的土质从根本上予以改善。

女人也敢扶犁把。农村里犁田本是男人才能干的活儿,可是母亲这个要强又肯实践的女子就敢干。原为红军的伯父组织游击队抗日牺牲后,她支持父亲挑盐去找新四军,父亲在深山里苦苦找寻误了春耕时归来的期诺。母亲就去观看并请教别人如何犁田,再回头扛上自家犁,牵上自家牛,扶犁自耕田。当然,聪明的母亲想到自己身不算高,怕犁水田脚走不稳,就早早地放去田水而犁干田。头一道犁沟由于犁把抬得高犁头就吃得深,把牛都累得腿软。第二道沟,又把犁把平得太多了,犁头只切开薄薄的一层土。第三道沟犁头调整得不深不浅了,但还有些左右歪扭。从第四道沟起,母亲渐把这犁把把得好了,只是回弯还有些问题。田犁完了,还得用耙把大块的翻土耙细,望着那耙具上排列的钉齿有些锐利,母亲决定不再去冒险,干脆自己用锄来碎土。她先把早已积好堆在厕所里的草木灰挑来匀撒于田里,然后挥锄将每一块翻土捣得粉碎,并让草木灰与其匀和,将每块田都整得平平整整。然后准备放水,放水之前,先把上丘田与下丘田的缺口相连处创出一道深点的沟,让水流尽量不把上田的肥力带入下田。先放水于最低田,再放到中田,最后放于上田,并依次堵上各田的入水口。水都放得不深不浅,水土与腐熟的好肥、拌的草木灰细细融合,让这田在丽日下映出了柔柔的光泽。母亲选那阳光最充足的一块下田撒上好谷育秧苗,果然不久长出绿壮好秧。隔壁的一家见了讨要,母亲说那就分一半给你。前面的农艺都是母亲边琢磨边实践的,而到了插秧环节,她方显出行家本色。三亩多田,连扯秧到插秧,她两天不到就圆满完工。她育的秧是两家插完田还略有剩余,原来是有心备足。过些时日,这一茬的谷禾长得非常好,旁田的阿婶宣传得村人三三两两来看,大家纷赞母亲能把这劣田种得这般好,不说是个女人就是个男人也难做到。谷穗收浆快要成熟了,母亲听这阿婶说山上野猪多,就提醒脚贩归来的父亲持铳去守那田谷。父亲说了声“我知道”就拿着火铳赶到那里,果然碰到一头大野猪带着三只小野猪从山林里冲来。父亲发出如雷的吼声将它们赶走,如此坚持守到收割。母亲割谷也是快手,连得了种田师傅吕安成真传的父亲也由衷地将她称赞。这三亩劣田取得了比父亲耕种时还要高的收成。从此,村里婆婆说媳妇,丈夫说妻子多要将城边来的母亲作个好比样。

干活成了“领头羊”。母亲干活从来不象有些人那样叫累,总是快乐地劳作,好象越做越带劲(她如今94岁依然健旺的事实似也证明快乐劳动有利长寿)。她很快成为村中妇女农作的带头人,每天清晨她出工就唤起几家“堂客”一同下地。高屋吕的男人们每年多数时日都在外面奔波,地里的活自然靠女人伺弄,好几户女人做得心烦,渐失了精神,幸是“超能”的母亲来了,将她们带动,激活了村中人气。

漏田荒地变良田。尽管是丰收了,但母亲早已发现了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那块深入山口的角田顽草拔过依然再生。当时母亲边于青禾间拔草,边观查分析这草除不净的原因。她看到这∪字形的山嘴沿坡遍生着这种贴地絲绒草,而且它们还结着可繁殖的细籽。母亲想,这应是田里生草之源,治草必断其“源”,但要根除这三四亩山坡之草几无可能,因为这山坡尽是干硬之地,人力根本无法将这些顽草连根拔起,而且其草籽还可落地繁殖,因此下一年不能再在这一亩田里恋战了。于是,母亲决定第二年放弃这一亩顽草孽生地,只种下面的四块田。这就需要另辟其它耕地。她遍查村边山垄和田畈,发现有几个地方可以垦荒,便趁父亲脚贩归来时,拉他一起把这几处都开成了松软的新坡地。又发现村前田畈有几处石洞地漏,水土容易流失入洞中,因此人们对其周边之土避而不种。母亲又拉父亲一起砍来丛丛蓬柴塞实洞口,又砍来耐潮的木料以细藤紧扎成排铺在这些地漏口上,再从山脚担来大量富含腐殖质的肥土覆盖其上。这样平整出了好几块宜种豆麦的好地。解放前,父母到汉口时就将这些地交给族中作公地,解放后自然化为集体公田。

优化村人菜品种。从我家老屋大天井上边的青石巷道右行出石框侧门,左转有一条小径可直通后山,小径左是一溜高台地,上面有我家的一块菜地。母亲注意到吕村之人当时种的菜只有盖菜(也叫芥菜)这一样,因此吃菜也自然是炒盖菜、煮盖菜、淹盖菜等。母亲娘家挨近县城既种菜又卖菜,她自然见识的菜品多,因此决定引良种改变吕村种菜的面貌。首先是自家种。她依然从增强菜地肥力入手,自家厕所离这里近,母亲就将这厕所的积粪挑两担来厚施于菜地上面。等肥腐熟了,母亲翻地种上了娘家引来的优质白菜、花豆角、苋菜等。见母亲的菜种得新样长得极好,多人前来讨教,母亲趁机推广给各家,并引导各家于那山坡田埂上种一种嫩时入口融、老了甜如密的好南瓜,很快带动村人将种菜与菜食的结构作了明显改变。

奉献换得治疮方。在菜地腐肥的某一天,母亲要到这地里起沟防山水,不小心穿的半高腰胶鞋竟陷入这肥土,只拔出赤脚踩在地里干活,等起完沟再到溪边用肥皂紧洗过两天还是生了粪疮。这粪疮硬是烂了两三个月,疼痛难忍,一时找中医也治不好。母亲引种新菜的行动引来邻村一位婶婶,她得到母亲的菜秧菜种,便回报给治粪疮的良方:七叶一枝花、鸡芥索各摘七片嫩尖叶,风燕只摘其七个红尖尖(其余还有2祥母亲已记不起来了)。母亲依方采集,混合捣烂敷于患处,不到五天竟自痊愈。此后,母亲将此方介绍给多人及一位中医,用者皆灵。

育得李杏分外甜。我家高台菜地外角围生着高壮的五株李一棵杏。对于李杏,母亲在娘家自小就熟悉,对它们有着特殊感情。见这六棵李杏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她就依当年外公伺弄李杏的套路加上自己摸索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两方面的植保。一是一年三次施肥。第一次是施大底肥,时间应在七八月收果后,但因回吕村晚只得迟于仲冬补施上,占全年施肥量的大头,这是为生壮树势,促进花芽分化发挥作用。第二次是在春季施追肥,利用早已沤熟的一坛尿液,一倍兑水浇到树根,为的是让李杏多开花展叶。第三次是四月下旬施小底肥,只占大底肥量的一半,为的是喂养花芽,让后头的果实长得大又甜。两次施用的底肥都是母亲一个月前采集弃菜、绿草、土杂,并独出心裁地掺入了父亲为奶奶酿酒时积下的酒糟起堆酵腐而成,再混搭腐熟的人猪粪一起施入。母亲“天真”地说她掺酒糟腐肥是想要让李杏添些“醉甜”味,还说给李杏酵腐肥时绝不能掺进牛粪,否则果味会变苦。 二是剪枝。这个母亲不大懂。她只是觉得这六棵李杏树身高达近三丈,各树中心的二三个主干粗达七八寸,超过了她往常所见李杏树的规模,但它们的旁杆和枝条又长得太过密实杂乱。就在它们暖冬初春无叶之时,用父亲的小手锯逐年分批把它们的一些细杆杂枝除去,而保得中心几根粗杆及其上的一些好枝。当时没有农民这么做,有人看见了还说莫把树搞死了哦!母亲则说,李杏跟这地里的菜一样,日头晒得到,风吹得进,才能长得好。果然这六棵李杏长得:初春时节花胜雪,初夏之时果满枝,李甜杏蜜有回味,尝者莫不欲饱之。

甜李茶粥结人缘。李杏熟了,母亲自然是先摘捧给奶奶品尝,再送给邻家的孤老“聋婆”和瘫了儿子的“张婆”(她的儿子邦立伯因患骨结核丧失了劳动能力)尝。她再要两个侄媳去请村人来“尝鲜”。夜来,大石门框里那总是被我母亲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宽敞大过堂陡添了欢笑人声。会木匠的父亲做的椅杌多,母亲和两个侄媳尽数搬出。三个大米筛里堆盛着红李黄杏、分置在两个石鼓和一个小香桌上。村人陆续来这里落座欢聚,赏着这甜果,大家纷纷赞叹,有的说这种甜味真是好,还真没尝到过,是越吃越有味。大家欢喜尝果,似乎也引起了欣赏这司空见惯的巍屋之兴趣。他们看大过堂前四水归堂的大天井似觉更壮观,望天井下青石板铺就的上下井台、井阶、井沟、井漏也觉得更规整,享受着来自古木参天的后山徐徐回循在大门、前堂、天井的清风更觉爽身。特别是瞻仰着大门楣和二进中堂上的蓝红两块巨匾②,问读着堂柱上悬挂的五对自顶及地的楹联③,观赏着柱头檐下、阁楼扶栏处的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琴棋书画等各种雕饰更是惬意。鲜果尝过,母亲和两个侄媳从左边我家的厨房里又分别拎出两罐香气溢人的“七味茶”和两大摞粉彩的小瓷碗,用父亲做的长柄竹吊给每人盛上一碗香茶。这茶之名实是不确的,应该叫“七宝香粥”。它的用料是母亲分别炒熟的芝麻、黄豆、绿豆、尖栗肉、阴米泡和从娘家带来的粉莲米、粉菱角米。它的制作先是用小石臼将料杵得半碎,然后倾到土罐里用井泉浸润刻把钟,最后封盖置于火塘距中心火源约半尺的热火灰中慢慢地熬就。我小时也曾回故乡品尝过三四次,至今还想念它。这“茶”盛到众乡亲的碗里一时香气弥漫,他们又是一片声地称赞,并请教制作用哪些料有什么诀窍。有的还说装茶的碗也蛮有看头(可惜这曾装满一櫃子的彩绘古瓷碗也不知被何人渐渐偷去,只剩下三只有点纹损的,被我那湖美毕业的女儿女婿作宝贝在其家中凿壁装灯展示)。茶粥香也引来两位天天早歇的孤穷老婆婆,母亲也赶紧给她们端“茶”添座。

品果喫茶引“说古”。茶果引得众人欢欣,奶奶也从屋里高兴走出。大家都站起,要奶奶讲“开示”④,奶奶略说了几句,还唱了她家乡沔阳的一首民歌后,便鼓励母亲给大家“讲古”。原来奶奶和父亲听过母亲给伯父抗日游击队的几个骨干讲过薛仁贵征东的故事。父亲当时感到奇怪,问过母亲怎么会讲这样的故事。母亲说,她小时侯曾强烈要求去读书,外公因觉家中事似离不开她而未答应,而她则更渴望从其他渠道长知识。于是,她先是利用外公正月里起头请戏班子到村子里连演半个月戏剧的机会,场场去占好位置,用心记下了几乎所有的戏文。再是于农闲季和夏夜里,她总爱串几个小牧友去一个读书人家听“讲古”,这人讲的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包文拯刚正、李三娘教子等故事被她完整记下。在娘家她就能将这些戏文和以上几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连集接续地讲得绘声绘色。现在获得奶奶肯定和鼓励了,她就放胆讲了薛仁贵征东前在家学习文韬武略和习练盖世武功的故事。这一开讲就引得大家佩服。讲完这一段,母亲要两个侄媳把两筐李杏抬出,要大家各装些回去给家里人吃。自此,夜夜总有几个父亲的侄辈,即我的族兄族姐来听母亲讲故事,这时她总是边讲故事边做针线活儿。侄辈们说婶娘是“讲古”也不误家务。

副食制作做“师傅”。母亲农忙过后,开始制作“零嘴”小食品。没成想她的副食制作手艺当时在吕村也能当“师傅”。诸如蒸晾阴米、砂炒米泡、熬制苕糖、做苕糖米糕、揣糍粑、炸翻散、炸麻花、炸芝麻苕片、炸荷叶片。每次做这些小食品,村里的故娘婆婆们三三两两来学习和帮忙。我记得到土改时母亲被通知从汉口回村,她做这些小食品时就是这般景象。有一次母亲做苕糖米糕,只比我母亲小一岁的福英嫂问母亲:“新玉婶,你教我们做的苕糖米糕糖是红色的,你自己这回做的怎么是金黄色的糖呢?”母亲笑着说我掺入了蒸熟捣烂的老南瓜肉。大家一尝都说这米糕不光颜色更好看,还添了粉甜味,又是一个新样。当时还有人向母亲请教如何打豆腐,母亲说窍门主要在用石膏,先用熄了火烬的热火灰把石膏煨得热干(不能煨糊了),再用小杵臼捣成粉,掺点水搅成白浆预备着。磨出的豆浆则用小火慢慢烧,烧开以后倒进面袋里,将袋口扎紧,把浆水都慢挤出来,剩下的豆渣拿去喂猪。再把挤出的豆浆用小火烧,烧开几滚以后停火,加进石膏浆,搅匀盖盖,打开看到开始聚凝时,舀浆入袋盖压,不长时间这豆浆就成了豆腐。母亲说,为了对上奶奶的味口,她只有一斤黄豆也打出豆腐做成上桌的菜。

麦粑沁香怡乡亲。六月里,父母新开的几片洞口麦地金黄灿眼。收割了,晒干打场装袋后,第一件事,就是磨新麦粉蒸麦粑。夜里母亲用做伏汁酒的粬发面,面发好了兑粉几经团揉,做出许多个生面粑粑。趁着醒粑时间,母亲上后山采来一大摞苹果形青绿色略带红脉的粑叶,顺便在流泉中洗净,然后用这中碗口大的粑叶,一片托上一只生粑置于三层的大蒸笼里蒸。这时又叫两个侄媳去叫村人来取新麦粑。乡邻到得差不多了,麦粑也熟了。打开蒸笼,那个香啊真是没得说。这请吃新麦粑时,还是农忙季,用不着留客坐,每个人用遮阳的草帽托着两只新麦粑就谢辞而去。那粑香很快传遍全村。想象这情景,想念起这新麦粑也曾沁我心脾的纯香美味,我现在不禁流了泪……。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篇说到日军的侵略破坏,给咸宁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穷困,而这一篇却反映我家的生活一度改善,这实是个特例。这特例的铸成离不了母亲“超能”的動劳智慧,更离不了父亲冒着被日伪军捕杀的风险为新四军和深山军民贩盐解困而获得收益,还因为这里当时属交通不便的山区,日伪控制相对乏力。但芝麻换来的盐只两年就贩完了,日本鬼子两年后也放开了盐禁,父亲改贩其它货物,风险不小,获利却难了,自然日子也过得难了。

2018.6.20

注:

新屋和“五重” 这里的“重”也叫“进”。是指旧式传统建筑的一个纵向围合单元,一般是以纵向的天井数为准,一个天井为一重或一进。象我高屋吕村,原有的八栋坐北朝南的两层青砖老屋,其中纵向天井数分别为单进的四栋、五进的一栋、三进的三栋。村中老人们就习惯称这老屋中东边的三栋三进的楼房为“三重”、一栋五进的楼房为“五重”,主要是老族中二房的后人们居住。最西边三栋单进老屋是房族老大后人们所居,挨近村西头原祠堂。而我家所在的那一栋在中间,清晚期才建、历史最短,建筑模式趋新,纵向实有一进半,横向又有双天井,被称为新屋,主要是房族老三的后人们所居。

匾额 匾额起步于两汉时期,发展于唐代,完备 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时期。大多数匾额以木制为主。匾额的功能和作用决定于其内容。根据不同的用途,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一是建筑园林匾。此类匾额主要是标识建筑物和景物的名称。二是旌表贺颂匾。这一类匾额多用以歌颂,称赞,旌表,庆贺之途,通过赠送,恩赐的方式给予授匾者。在此过程中,它们起到了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政治规范的作用。三是商铺招牌匾。这二三两种匾用途最广。

楹联 对联中的一种,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其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开示 原指佛门中高僧大德为弟子及信众说法。这里是因我家二大爷曾为潜山古寺长老,我奶奶作为长老亲弟之妻也被视为佛门大德,而将其讲话尊称为“开示”。

德成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