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走进德成 > 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

解构纽约世界艺术之都背后的逻辑 --兼陈丹青《纽约琐记》读后(胡晓玲 北京德成)

解构纽约世界艺术之都背后的逻辑 --兼陈丹青《纽约琐记》读后(胡晓玲  北京德成)


 

   第一次到纽约,是从自由女神像所在的艾米丽岛开始的,体会从海上登陆新大陆的感觉,繁华都市展现在眼前。然后从曼哈顿岛南端沿第五大道、百老汇大街北上,有如汉正街一样的破弊街道,也有清新精致的建筑后退空间的口袋花园;有繁复而具臊味的地铁,又有豪华阔绰井井有条的联合车站,集聚世界财富的华尔街也不过如此,没有金玉其外,反而对面的教堂让人顿悟。中央公园绝对给你郊野的感觉,无边的水面、草坪和树林,好像看不到边,有公路穿过,但不至于慌乱躲避到影响安全,公园的旁边就是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的奢华如洛克菲勒中心、帝国大厦、纽约市公共图书馆,而破弊如纽约地铁,竟然相安无事,来的人都能找到让他安心的地方。纽约似乎每一个街区、每一座建筑乃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感觉需要多次才能拼合它的全貌。纽约也是我最近两次都必定要去的地方,自有它的魅力所在。

建于17世纪初的纽约是开始新冒险的彼岸,是财富激荡的市场,是年轻人喜欢的起点,也是很多人的归宿地。这样的一座都市必定也是众多影视文学作品描写的原型,如《北京人在纽约》、《中国合伙人》、《这个杀手不太冷》和《欲望都市》、《摩登世界》、《教父》、《闻香识女人》、《华尔街》等多部经典电影,都是取自纽约内城的场景。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著名导演伍迪.艾伦说,这是美妙的城市,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它如此迷人。

1. 世界艺术之都的构成

抱着了解纽约的目的买来这本书。读下来,如作者序言中所说,这是一本艺术之外的关于艺术的书,记述画背后的故事、艺术家的故事、画展的故事、艺术与城市的故事,或者说是艺术史的野史,也是艺术史的科普,教我们如何来欣赏画,线索则是纽约这座具有无所不在的文化和艺术深邃的城市的画展和作者的观展活动。作为规划师,我由此了解到纽约艺术之都的内在逻辑和文化艺术对城市持续活力的巨大效应。

艺术之都必定拥有各类艺术珍藏品的场所,在纽约就有众多的顶级美术馆,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汉姆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迪亚-毕肯艺术中心等,只有顶级的美术馆才有世界级的收藏品和世界级的文化交流。古时艺术等同于宗教人民更在乎艺术艺术是宣传品意大利全城找不到美国式美术馆,艺术品都散在大小教堂、宫殿、古堡、豪宅、旧日市府或者马路上,在各地名城的街巷游走,不必进什么馆,随处可见中古或文艺复兴的雕刻遗迹。藏品当然有,躲在早先供着的场所。如卡拉瓦乔两件中期作品,挂在罗马市东南一座小教堂里。纽约自1860年代开始陆续兴建各类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纽约成为欧洲艺术品的避难所,由此奠定了纽约顶级收藏和顶级美术馆的基础。艺术家以作品得到美术馆收藏成为他的最高成就,是艺术家念念不忘的梦,顶级的美术馆成为“艺术家连绵不绝的灵感场、输血站、临时抱佛脚的地方”。

定期出版的纽约《画廊指南》像电话簿,密密麻麻印满画廊的名号、地址、展览预告及街区地图在绘画类别中,风景、肖像、人体、静物又划分为各种风格、时期、派别,有专门的画廊代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作品也详细划分为各个时段、流派、理念、和媒材而由不同的画廊代理纽约画廊像是美术史词典,又像是迷你型美术馆,搜罗遗散在民间的珍品,延伸着大型美术馆的功能。自然,纽约画廊更是新兴艺术家出道的阶梯,露面的舞台。

3)关于回顾展与专题展

作者作为知名画家,书中记录了通过回顾展对作品、画家、展出的专业的思考和融会贯通的认识、心得。我们从画中看到什么?笔法、技巧、一种艺术美感的永存,有的是一个故事,有的展现的是当时的经济、社会、宗教、事件的状态以及技术水平,观者各取所需。这里一幅画中的一切有如健康兼心理报告:梵高的脉息和注意力都弱了、乱了,这是对梵高及其作品有相当的研究之后才能懂的,所以作者提到梵高的传记,回顾展的好处就在于此,展出不仅是他的杰作,也许还有半成品,旨在全面展现这一位画家的人生经历,画艺逐渐成熟的过程及其相应的背景。作者不受教科书、艺术史以及展出介绍的干扰,写出已经变成个人的记忆和思绪的观展思考和对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其叙述风格如艺术本身一样不留死角,语言质朴犀利,恰恰如此,其直接、浓酽才真有味道,唯有这样对艺术以及艺术之都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这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4)关于艺术教育与评论

关于艺术评论。作者引用了杜尚的回答他们每个人都给自己的解释留下了各自特别的记号。这并不意味着对或者错,都很有意思。这有意思是指当你想到写这类解释的那个人而言。对于那些解释印象派的人也是同样情形。你相信这,或相信那,取决于你感到与哪一种解释更亲近。艺术市场繁荣丰富,艺术评论也一样热火朝天,而艺术家偶尔瞟一眼或者充耳不闻,犹如在鼎沸的市场中安于自身小天地。

2. 艺术生态的解析

 

纽约艺术之都也反映了其城市更新的价值取向,从1840年起的中央公园的谋划,到1869年大都会博物馆等一批重要艺术馆的建设,到1960年卡耐基音乐厅免于拆迁,1973SOHO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保留和下曼哈顿地区高架路规划的落空,艺术似乎是贯穿纽约城市更新的一条重要的价值轴线。1960年代SOHO区工业企业外迁和绅士化,艺术家占领破弊凋零的旧厂区、旧城区,用艺术改造这些地区的形象,用艺术活动丰富了城市设施、提升了人气,创造了城市新的价值,随之,SOHO模式在曼哈顿和整个纽约的外溢和复制,纽约形成了SOHO、格林威治村、东村、查尔斯区以及42街等艺术家集聚区和画廊集聚区,此外在纽约整个城市都有分布,构成纽约艺术之都的物质载体,老旧街区的艺术化改造模式甚至成为全球旧工业区改造利用的标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艺术之都又成为新科技之都的创新源泉和服务对象,数字纽约、熨斗学校、街道和办公空间的更新成为城市更新的新的方式,楼上孵化器、楼下普拉达[3],纽约硅巷迅速崛起成为全美仅次于硅谷的第二大科技集聚区。

4. 纽约政府对艺术的推动

德成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