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走进德成 > 专家观点

邹俊煜:庆历新政之对策求变 原创 邹俊煜 北京德成智库

发布日期:2021-01-24 来源: 作者: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 加入收藏

图片


第三章   庆历新政
第二节 对策求变

乾兴元年(1022年),真宗驾崩,年仅12岁的仁宗即位,成为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刘太后临朝听政。11年后,也就是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去世,仁宗亲政。仁宗对过去刘太后把控朝政不满,想通过政治上的革新,而有所作为。宰相吕夷简是个官油子,他猜到了年轻皇帝的心思,于是便向皇上提出八条规劝,即: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贿、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应该说,吕夷简的八条规劝切中了时弊,仁宗心里是接受的。吕夷简精于权术,是个做官第一、做事第二的政治人物,他向皇上所提的那些建议不过是他在皇上面前应景的锦绣文章,并不是心怀江山社稷的政治抱负。所以,当宫廷内斗对他有所不利的时候,他便把这些改革建议抛到了脑后,一门心思搞权力斗争去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后来朝廷真要推行改革(与他当年的改革建议基本一致),他常常是打压改革,只要位子坐稳了,一切都不愿意变,成为改革的阻力。

 播下去的种子迟早还是要发芽的。宋夏战争的失利,使得仁宗对变革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庆历年间,新任谏官蔡襄抨击宰相吕夷简,指出国家积弱、西北军事失败、朝政涣散,吕要负担全部责任。在群臣的责难声里,年迈体衰的吕夷简终于上书,自求罢相。庆历三年四月,吕夷简罢相,改革的最大阻力得以清除。其实,在此前后,宋仁宗已悄然开始了人事调整,为改革铺路。他把宋夏战争中的主战派,也是反思时局的急先锋,具有强烈改革意识的范仲淹、富弼、韩琦一班人调到中央,出任宰执,主持改革。同时,又擢拔支持改革的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宋仁宗责成他们尽快拿出改革方案来,更张朝政,推动改革,以期达到“兴致太平”。

数月来,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连上了不少奏疏,谈论国政,但大多是行政性的事务,大到西线军务,小到盐茶税务,无一涉及改革的总体方案。仁宗皇帝着急了。他想起了太祖赵匡胤皇帝,谋大事要善于从细节入手,说教不如策划特定的活动,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庆历三年九月初三,仁宗帝学着太祖的工作方法,策划了一个载入史册的活动,以倒逼改革。这一天,他下诏所有在京的宰臣以及御史以上级别的官员一起瞻仰天章阁,并召开紧急军政大会。宋朝每一代皇帝去世后,都会设置一处馆阁来陈列供奉先皇画像、文告、诏令、遗墨、御集等,天章阁则是存放宋真宗朝相关圣迹的,有着神圣的意义。仁宗带着群臣参观瞻仰诸位先帝的御容和圣迹,缅怀他们创业的丰功伟绩。此举非同寻常,等于是要致力于复兴王朝的集体宣誓和思想解放的总动员。仪式之后,他开始开会了。一番动员之后,他给每位在座的官员发放纸笔,现场写出各自心中的改革方案,是命题作文。写完后大家互评,不必拘泥于官品等级,畅所欲言。他还给宰相级的官员赐座。从宋太祖朝开始宰相是不能与皇帝平坐论道的,仁宗此举动,看是天恩,实则是把压力传导到大臣上来。群臣们顿感压力巨大,诚惶诚恐,不敢就座,仓皇告退,回去认真写作业去了。

 会后,宰相章得象、晏殊以及枢密使、三司使、御史、谏官、翰林学士等军政大臣都向皇上交来作业,献上各自的新政之策。在数十份奏议中,范仲淹的对策最系统、最深刻、最有操作性,当然文采也最好,仁宗大加赞赏,被确定为改革的行动指南和总体方案。

范仲淹首先痛陈时弊,引经据典论证改革的必要性。他开宗明义提出:

“臣闻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何哉?纲纪浸隳。制度日削,恩赏不节,赋敛无度,人情惨怨,天祸暴起。惟尧舜能通其变,使民不倦。《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言天下之理有所穷塞,则思变通之道。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臣敢约前代帝王之道,求今朝祖宗之烈,釆其可行者条奏。愿陛下顺天下之心,力行此事,庶几法制有立,纲纪再振,则宗社灵长,天下蒙福。”

范仲淹不愧是文章大家,一开始就把“为什么要变”的问题谈透了,“变”意味着改祖宗法度,这不容易。“久皆有弊”是普遍规律,那么当下有何弊?他指出有四弊:官僚壅塞,百姓贫困,外敌骄盛,内乱猖獗。只有求变才能通而久,尧舜明君也是因变而通的。接着,他提出了“如何变”的十项举措。

一曰明黜陟。“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不肖并进,此岂尧舜黜陟幽明之意耶!”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也不问个德能勤绩廉,这样的干部人事制度怎么能调动积极性?他特请皇上要加强绩效考核,对政绩突出、德才兼备的可以破格提拔,对混日子的庸官不能到期就转迁,要加大处罚。

二曰抑侥幸。“臣闻先王赏延于世,诸侯有世子袭国,公卿以德而任,有袭爵者,《春秋》讥之。及汉之公卿,有封爵而殁,立一子为后者,未闻余子皆有爵命。其次宠待大臣,赐一子官者有之,未闻每岁有自荐其子弟者。”远古明君以德任官,耻于袭爵。从汉朝开始,皇上封荫大臣也不过一臣一子而已。可是,当下的宋朝不限子女数量,每年都有当官的为其子女向上求官,恩荫泛滥,致使官家子弟充塞铨曹,与孤寒争路。为此,他建议严格恩荫制,对各级官员的任子特权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限制条件,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三曰精贡举。他对照《周礼》,特别指出当朝的教育问题:朝廷科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而地方各级学校都是围着科考指挥棒转,缺乏可传治国治人之道的老师,因此,国家虽然士人济济盈庭,但都是舍大方而趋小道,真正有才有识、善于治国理政者很少。为此,他建议地方各路州郡大办学校,广揽通经有道之士来担当教授;科举考试要改革,取士之科,进士先策论而后诗赋,诸科墨义之外,更通经旨。

四曰择官长。“臣闻先王建侯,以共理天下。今之刺史、县令,即古之诸侯。一方舒惨,百姓休戚,实系其人。”历代盛明君主都重视地方长官,可当下对于地方官员,不问贤愚,不问能力,只问资历,这是十分有害的。为此,他提出慎选地方长官,由中央政府慎选各路、州的长官,由各路、州长官慎选各县的长官,层层把关,分级负责,把那些心怀社稷、爱惜百姓的好官员逐级选拔到地方上去,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利。

五曰均公田。养贤之方,必先厚禄。厚禄然后可以责其廉节,督其善政。为此,建议朝廷对外官职田,有不均者均之,有未给者给之,确保官员的合法利益,使其安于地方为官理政,服务百姓。

六曰厚农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他主张梳理古代有关农桑知识的典籍制度,编成册子,以加强对地方官员的业务培训学习,增强为政养民的本领。

七曰修武备。“今西北强梗,边备未足,京师卫兵多远戍,或有仓卒,辇毂无备,此大可忧也。”士兵长期远戍边陲,如若京师有急,回防又不及且边防空虚,而招募新兵又多为社会游手好闲者,不管用不说,还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为此,范仲淹主张恢复府兵制,建议在京城附近地区召募强壮男丁,充作京畿卫士,他们平时务农,闲时训练,寓兵于农,节省给养之费。

八曰减徭役。范仲淹主张适当合并户口稀少的县邑,裁减官府的奢侈耗费,以均赋税,宽徭役,减轻人民负担。

九曰覃恩信。“今大赦每降,天下欢呼。”但朝廷所承诺的宽赋敛,减摇役,存恤孤贫,振举滞淹之事,都没有真正施行,使天子圣恩虚悬,百姓没有得到实惠,反失民心。范仲淹要求取信于民,朝廷出台的惠民政策及优抚措施必须全面、及时、不打折扣地执行,主管部门要履职尽责,对有违者要依法从重处置。朝廷要加强对政策落地的督导、巡视工作,向地方各路各州派遣巡视组,巡察地方上是否有阻隔皇恩的行政行为,监察要严。

十曰重命令。“慎乃出令,令出惟行。”现在朝廷出台诏令文书轻率而为,烦而无信,上失其威,下受其弊。为此,范仲淹首先建议朝廷出台政策法规、文件条令要有严肃性、严谨性,要先行充分认证,广泛听取意见,“删去繁冗”,审定成熟后再颁行天下。其次,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政策法规一经颁行,就必须严格遵守,不能政策多变,也不能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严肃朝廷的命令,违者必究。

范仲淹天章阁对策所提出十项改革措施,以吏治整顿为中心,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各个方面。其中,澄清吏治的措施有5项,包括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发展经济的有两项,包括厚农桑、减徭役,强军的有修武备一项,厉行法治的有覃恩信、重命令两项。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向皇上进言,大意是说:当今君臣上下同心协力,是难得的政治局面,范仲淹等推行改革一定会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引起小人们的怨恨,陛下您应当全力支持、充分信任,拒绝听信谗言,让改革者放开手脚来干。欧阳修预见到了改革的阻力,所以为即将拉开的改革提前向皇上打了预防针,要了保护伞。


德成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