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走进德成 > 专家观点

潘凯:疫后经济恢复关键在于活市场 原创 潘凯 北京德成智库

发布日期:2020-03-26 来源: 作者: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 加入收藏

文约2600字,阅读大概要8分钟

 

最近我和一些朋友聊天,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有了“节约”的想法,包括取消今年的家庭旅游计划、少购买非必需品、不换手机电脑、不买新衣服、不聚餐或少聚餐、少喝牛奶少吃营养品等等,为什么?因为我们上有老下有小,面对生活开支、各种贷款和不确定性压力的同时预期2020年甚至2021年收入会下降。当然,也有一定的安全因素考虑。估计像我们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从经济学理论上解释,就是收入预期会影响消费行为。预期收入增加,就会增加消费甚至敢于透支提前消费;反之,则会“节衣缩食”减少消费。

同理,企业家的预期也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和生产行为。良好的经济预期会促进投资和生产,反之不良的预期会阻碍投资和生产。武汉大学的一项研究(2月底)显示,大约有6%的企业选择将在疫情结束之后撤出武汉,现在这一数值可能增大。武汉的很多企业面临高端管理和技术人员流失、产业链外移、投资环境恶化的问题,下一步招商引资面临更大困难。有的媒体已经报道,湖北相对较晚的复工复产有可能带来撤资潮和招商引资困难,部分有能力的企业家可能会把企业转移到复工地区。最近我也跟一些企业家或商人朋友交流过,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资减产和观望态度。

在本来就经济下行的趋势下来一次“新冠疫情”突袭,使得国际经济环境和地缘政治环境更加复杂,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幅提升。美国股票市场十天内的“四次熔断”意味着什么?在全球一体化和美元霸权强势背景下,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动荡不可能让中国独善其身。尽管中国率先走出疫情威胁,各国对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的需求很大,中国生产的医疗防护物资产业短期大力发展,对经济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效果微乎其微。很多人拿今年的情况与当年SARS危机相比(SARS影响最大的是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比一季度跌了2个百分点,仍有9%之高,第三季度又恢复到10%),然而,今天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增长趋势与十七年前相比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年整个经济增长都在放缓,而且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尤其是今年。

俗话说“信心比黄金重要”,但“信心”需要有支撑才行。对企业家而言,“信心”就是更优的营商环境和稳定有力的政策支持;对于老百姓,“信心”就是稳定和可预见的收入增长。企业停工停产、消费活动减少会导致企业收入下降,进而导致居民收入下降,居民收入下降产生的“消费乘数”效应又会导致整体消费市场萎缩,需求端传递到供给端,造成企业收入下降和降薪裁员,形成“企业收入下降-居民收入下降-企业收入下降-居民收入下降”的“恶性循环”。怎么才能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到目前为止,一些智库和专家学者提出了支持企业的短期政策,归纳起来包括:降低企业成本、金融信贷纾困、降费降税、降低用工成本等。这些政策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起到经济恢复的根本作用。当然,更不能用货币“大水漫灌”的方法饮鸩止渴。

我认为,疫后经济恢复的根本性解决方案在于两个字:“市场”。一句话,就是“让市场活起来”。前段时间江苏、重庆、安徽等地方领导干部或是带头“下馆子”消费,或是直播带货介绍地方产品,目的就是重新让消费市场活起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得很清楚:“国家财富的创造基于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的程度又受制于市场的规模”。规模化生产需要基于规模化市场(购买力)和规模化营销网络才能有效运作和盈利。工业革命的秘诀最根本的解释即:创建规模化的能让现代产业盈利的市场。之所以是英国而非荷兰引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英国成功开辟了18世纪全球最大规模的纺织品市场和棉花供应链,因而必然使得它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纺织机和工厂体系变得有利可图;之所以是美国而不是法国或德国在19世纪末赶超并取代英国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也是因为美国打造了一个比大英帝国更加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这一市场孕育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和工业巨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也是因为40年间开创并继续开创着一个巨大的超级市场。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来到南京大牌档,出示绿色的“苏康码”后入店就座,品尝鸭血粉丝汤等小吃。  图片来源:南报融媒体记者崔晓 摄

 

新冠疫情之所以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是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在客观上造成市场功能受限和市场规模萎缩。湖北和全国之所以能在短期内控制疫情发展,获得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广泛赞誉,应归功于“举国”制度优势。紧急疫情控制对政府的资源调配能力、行政动员能力与效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限制市场经济活动的规模与功能的客观效果。当前,全国各地尤其是湖北省复工复产“审批”制就是一个缩影。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成为共识的背景下,这些由疫情造成的扭曲必须尽快得到重视和恢复,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疫情的长期负面影响。
没有市场,老百姓就不能自由消费;没有市场,企业就没有订单;没有规模化的市场,社会就不能进行规模化的劳动分工,就难以发生创新活动,经济社会就会退步。湖北省早在疫情发生之前就提出了“打造中部大市场”的发展战略,非常有远见,抓住了经济增长的关键点。同样地,此次疫后国家经济恢复,尤其是湖北省的经济恢复,关键还是在于市场。当务之急,要让市场活起来。同时,要着力培育省内省外、国内国外市场。GDP并不提供关于经济产业结构的很多信息,不用过分关注GDP下降几个点,旅游、餐饮行业等损失多少亿,只要市场动起来,经济就有活力。
让市场活起来,动起来,根本还是在于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虽然很抽象,但要看怎么理解和落实。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就要让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以价格信号“指挥”资源分配、企业生产和市场消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营造良好公平的营商环境,用严格的法制、强大的社会舆论和普世的伦理道德来规范市场行为,要让物质财富成为对公平竞争和创造发明的奖赏,而不是对阴暗交易和欺诈蒙骗的回报。在此,基于前人已提出的“降低企业成本、金融信贷纾困、降费降税、降低用工成本”等临时救急政策建议外,对湖北再提几点具体建议:一是简化复工复产流程,改审批制为备案制或全面复工;二是大破大立推进改革,打造超越“江浙粤”的营商环境;三是真正培育和打造中部、国内外“大市场”;四是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活动的不必要限制,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尊重市场主体的行为权利。

最后,我们也要警惕复工复产走向另一个极端:强制复工复产。中国的地方政府一向喜欢“竞争比赛”,当然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复工复产一定尊重市场主体的意愿、遵循市场的规律,不能一味追求“复工率”,有些企业没有订单、或者市场萎缩或者其它原因不愿意或延迟复工复产的不能强求。

德成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