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走进德成 > 专家观点
发布日期:2025-04-14 来源: 作者: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 加入收藏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曾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多个教学科研和规划设计单位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按时间顺序排下来,依次担任过风景园林系党总支书记,道路交通研究所所长,道交系党总支书记,海南规划设计研究分院常务副院长(院长由党委书记马耀东担任)法人代表等领导职务。但我自己的评价是领导能力不够,可以说是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不合格的中层领导干部之一。真的是辜负了党委的信任培养与重托。所幸的是我属于“双肩挑型干部”,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教学,规划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而且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我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学而优则仕”不一定正确。学习优秀专业水平高不一定能胜任当领导,尤其不一定适应担任党内书记职务。担任领导干部,尤其是担任书记职务得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很高的思想觉悟水平很高的协调能力和工作魄力。而我,是缺乏这些的。
我从一位道路交通专业教师被提拔为属于县处级干部的风景园林系党总支书记纯属意外。1987年的一天,学院党委书记马耀东突然找我谈话,告诉我党委决定我担任风景园林系党总支书记接替就要调去院刊编辑部担任主编以便晋升高级专业职称的风景园林系第一任党总支书记韩振华的职务。我当时感到受宠若惊,虽然我已近耳顺之年,但入党很晚党龄很短刚刚转正不到一年,突然提拔为县处级书记怎么不意外不受宠若惊呢?当时……我想,园林系教学行政工作由系主任严乾开主持。我想作为一个系党的书记管好组织发展,做好干部教师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还是不难的。何况系主任严乾开是位党性很强工作能力也强的老领导,曾任基建处处长总务长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对我的工作定然是全心支持的。与自己的老领导“搭班子“哪有不配合默契之理?至于系副主任闫林甫教授是风景园林界著名老专家,系副主任华纫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绘画艺术家。巧的是他二位都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任课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工作焉有不支持的?其他的教研室主任以及各位骨干教师如园林建筑教研室教师艾丁增,范勤年;美术教研室教师李先润,辛克靖,陈良才,张家华,王远平,王家友,杜筱玉,黄建军,姜晓松,辛艺峰,徐晓燕;园林工程教研室黄良薇,冯桂丛等骨干教师我想他们像我一样个个才华横溢彬彬有礼文化人专心自己的专业学问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锣定然会相遇而安。系办公室几位干部兢兢业业是服务系领导和教师们的好管家。学生管理工作有工作经验相当丰富的党总支副书记毛本能领导,还有工作踏踏实实的系团委书记张宏,又给我们分配来了一位华中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李小红担任学生辅导员。文静秀气的李小红当然是我们园林系最年轻的老师。后来她对我说“您是我参加工作第一位领导“。华中科技大学合校以后,我手下最年轻的干部张宏和李小红都成为了一个更大的学院:电力动力学院,建筑规划学院的党委书记工作干得红红火火。手下这样一批高水平高政治素质的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竟被我这个作为党委一把手的书记带队带得矛盾重重,此起彼伏,无日安宁。世界充满着矛盾,一个大学里小小的一个风景园林系也充满着矛盾。书记与主任闹矛盾,系主任和副系主任闹矛盾,副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闹矛盾,教研室主任和教师闹矛盾,教师和教师闹矛盾。我协调矛盾疲于奔命也没有一个获得成功也没有一个听从我的“思想工作”的。严主任说:“你不支持我这个主任,我也不支持你这个书记”谈崩了;闫教授告诉我“你不支持我这个老师,你算什么我的学生。你走吧”也谈崩了。民主党派范教授不满系主任工作作风负气出走躲到深山老林寺庙招来马书记对我一顿狠批“你心里有没有团结知识分子民主党派的责任观点。如果找不到范教授,他有个三长两短,看你怎么向党委交代?”;两位教授学术之争矛盾到了对簿法院公堂的地步,我这个书记竟然浑然不知……。一个政治素手的天真梦想被既简单又复杂而又正常的现实打破得粉碎。我自己左右碰壁惶惶不可终日,不能不向院党委马书记递交了辞呈。这位政治素质极高工作能力极强的老共产党党委书记对我这样无能的书记似乎也能谅解和理解不忍心再批评我。只是说“哪有共产党的干部辞职的。你不在园林系干,现在也没有空位置安排你啊。那就调离园林系先上课去吧。”这时我才知道,我提拔为系领导档案就放在了组织部属于领导干部得等有同级别岗位时再任职。果然,不久,学院将道路交通桥梁专业合并成立道交系,我的恩师李泽民退到二线,桥梁专家王国鼎当上了系主任,刚从法国留学回来的马鹤龄任副系主任,李杰任系主任助理,我则走马上任仍旧任书记之职,还兼任道路交通研究所所长,金文城老师提拔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整个领导全是新提拔的干部,我竟然成为领导干部中资格最老的了。也许是自己经过了锻炼,领导能力有所提高了。反正工作中虽也有磕磕碰碰,但总还算大体顺利稳当,特别是交通工程专业,道路专业发展喜人,在国内声誉日隆,尤其在湖北道路交通工程领域一路领先。
转眼渡过了八九年难关迎来了改革开放高潮的到来,城市建设从蓄势待发进入到突飞猛进,形势逼人。城市建设类大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教育必须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天时地利人和,我在老武汉城建学院的同班同学林汉庭,刘建兰已在深圳市规划建设系统居于领导层次,吴俊辉则在新成立的海南省建设厅位居常务副厅长主管规划建设科技和教育。在深圳,海南这两大改革开放最前沿省市,我衡量再三决定自告奋勇,去海南筹建武汉城建学院海南规划设计研究分院。学院党委全力政策支持,纪委在会上表态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创举“保驾护航”。我受命和我的恩师李泽民教授带领道交系青年教师易汉文,邹志云,研究生沈朝蓉,覃鹬,退休规划教授吴年,园林教授闫林甫,给排水教授王文唁,失意管理学教授李耀武奔赴海南借了五万元注册资金开始了武汉城建学院海南成人教育,规划设计等科技服务工作。旗开得胜,很快淘到了第一桶金日进斗金。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道路桥梁,成人教育全方位大步走上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借助校本部强大的人才技术后盾,项目不断,学院规划教师丁建民,张海兰,黄亚平,何依,风景园林教师管凯雄,聂云,建筑与结构教师刘必成,张先进……根据规划建筑设计任务学院各系专业教师不断带着学生来往于武汉海口之间教学,设计,实践。
我自己一生主持参与过上百项道路桥梁,规划和建筑设计项目。除了每月五六十元的工资从来没有领到过设计费。如今改革开放进入规划设计市场竟然日进斗金,不到一年收入数百万元,技术精湛的年轻教师中万元户,十万元户,甚至传说中的百万富翁不断涌现。武汉城建学院被誉为一匹黑马为海南省的规划建设贡献力量,也得到了锻炼。1992年,院党委几次开会听取汇报,决定壮大海南规划设计研究分院的力量,分配给分院胡晓迪,万裴然等十名优秀各专业毕业生,将张承安教授在广西建立的全套班子在陈双的带领下并入海南分院。马耀东党委书记亲自担任海南分院院长,我任法人代表常务副院长。又调来了纪委副书记奚沛荣来分院任党委书记,工会干部祝道普也自告奋勇来海南协助我工作。马书记对我说要对我重奖。他说“我兼任院长,你是副院长。我是正厅级,你就是副厅级“。不到两年分院收入千万元,买了办公宿舍楼,买了进口汽车,参股海南国际招商股份有限公司我当上了监事会主席,参加了建设部住海南省单位组成的海南省党小组,结识了几位海南省领导王富玉,蔡长松,杜青林,汪啸风等,几座城市海口,三亚,儋州,琼海,文昌市的主要领导陈辞,徐唐先,王立夫等和那里的房地产开发商郝黍,陈锋,王南海,马玉和,张学军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各大学规划建筑设计单位的领导和技术精英,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院长李剑飞,总规划师蒋大为,同济大学设计院海南分院院长董鉴弘教授,李百浩博士,还有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白佐民教授,北京市市政设计院卢院长,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院肖院长等一大批著名人物,也与几所国内著名设计研究院建立了牢固的协助又竞争又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良好关系。武汉城建学院在海南省声誉日隆,成人教育,规划设计蒸蒸日上前途似锦。我也正等待着院党委的重奖和提拔。
乐极生悲,盛极而衰。一所朝气勃勃蓬勃发展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海南规划设计研究分院突然遭遇不测,一封新留校在海南分院工作的刘永胜等两位同学寄到院纪委书记吴盛球桌子上的举报信让这一切大好局势戛然而止。我被免职接受纪委审查。历经五六年,分院法人代表院长换过黄亚平,周显祥,向财旺,甚至最后一任向院长任命我担任分院总工程师也都无济于事。分院项目空空,设计人员只好调回学校,分院人也空空,房也空空,车也空空,账面钱也空空。
我在自己受命创建的武汉城建学院海南规划设计研究分院中担任院长赤条条兴冲冲而来,赤条条灰溜溜谢幕而去。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到头来被免职还落了一个“不计入档案的党内通报批评”无缘无故的处分。你看我在武汉城建学院当领导当得是失败了呢还是成功了?当然,是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