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走进德成 > 成果展示

赵宪尧:郑州“7.20水灾”酿成特大事故原因与责任的简要分析与建议 原创 赵宪尧 北京德成智库

发布日期:2022-02-22 来源: 作者: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 加入收藏

1.暴雨成灾

2021年7月20日前后,自7月17日到23日,我国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属于极端气候天灾。郑州市累计面雨量达到534毫米。尤其是7月20日下午四点到五点,郑州小时最强点雨量达到201.9毫米。20日郑州出现最大日降雨量624.1毫米,接近郑州平均年降雨量(640.8毫米),为郑州国家气象站建站以来观测最大值(189.4毫米,1987年7月2日)的3.4倍。水库,河流洪水大幅超历史,堤防出现多发重发险情;城区降雨远超排涝能力,受淹极其严重。
 面对极端气候形成的天灾,由于历史原因和当时郑州市政府和社会普遍存在的应对应急风险意识不强,准备不足,组织不力,处置不当现象,酿成车毁人亡特大事故。7月20日当天,星期二,大雨倾盆,险情频发。许多群众仍然正常出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仍然按常态运转。人员密集场所、城市隧道、地铁、城市地下空间(停车库,商场 ,仓库,地下室等)以及临河临坡居民点等对水灾风险敏感地方,没有提前采取有效的避险防范措施。致使全市因灾死亡失踪380人。尤其意外的是在地铁五号线死亡14人,在京广快速路长大隧道死亡6人,247汽车被淹。
郑州“7.20水灾”酿成车毁人亡特大事故中死亡失踪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7月20日下午特大暴雨集中时段。主城区死亡失踪129人,水淹溺亡为主因,分散在居住区内、地下室、街道、地铁、桥涵、隧道等多处。反映出郑州市主城区缺乏应对应急安全风险防范规划设计与管理指南,防洪排水能力严重不足,地下构(建)筑物(地铁,隧道,地下室,地下车库、仓库、商店及其它公共地下空间)缺乏科学的应急安全风险防范设计;山丘乡村暴雨成灾死亡失踪251人,也都集中在7月20日下午时段,因山洪、河流洪水暴涨冲淹时发生。反映出郑州市排洪泄洪水库,河流,沟道瘀堵萎缩,建筑物违规临河跨沟建造,导致阻水溃坝决堤,水位迅速暴涨严重。以上问题反映出郑州市长期以来在城乡发展中重建设,轻管理;过度追求规模,速度,不顾科学规划,精心设计;重视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轻视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尤其缺乏应急安全风险防范工程理念,指南与规划设计。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现象在全国许多大城市,譬如在武汉市都是普遍存在的。
造成如此惨痛的事故和损失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警示郑州和武汉等全国所有大城市,举一反三,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有效地应对应急风险(主要包括暴雨水灾,突发火灾与恐怖爆炸)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防洪、泄洪、排涝与“海绵城市”
 应对水灾应急安全风险靠的是防洪,泄洪与排涝等三项应急安全工程科学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郑州防洪泄洪水库,河流,沟道,排水系统不合格,不达标,不合规现象十分普遍,相当严重。郑州郭家咀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的水库。设计总库容487.6万立方米。多年来,自然淤积,人为占用,致使当前总库容仅有222.3万立方米,不足设计总库容50%。郑州南四环路跨水库泄洪道张李垌沟桥在建设时修路占道,弃土弃渣,导致溢洪道被侵占堵塞,无法正常泄洪。临近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的五龙口明沟西侧弃土带长达300余米,还直接实施了明沟加盖工程,严重阻碍洪水排泄。
近年来,郑州市城区建设用地急剧扩大,城市雨水排放系统规划设计标准不高,建设落后。全市雨水管道仅2400多公里,不足需求的一半,排水明沟等市政设施“十三五”期间改造达标率仅为20%。“重面子,轻里子”,计划投资的534.8亿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已经投资的196.3亿人民币,真正与雨水排放相关的仅占32%,用于景观,美化绿化竟占56%,其余12%用于其他。多年来政府投资项目重面子轻里子,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轻地下工程、民生工程。终于在水灾应急安全风险面前软弱无力,捉襟见肘,酿成大祸。

        3.地铁、隧道、地下车库、地下公共建筑等应急安全风险防范设计与管理
2021年7月20日下午3点刚过,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多处围挡被水冲倒。不到一个小时,地铁5号线已经多处进水。地铁现场和公司管理人员都没有采取任何应急安全措施,规避风险。直到徬晚6点零4分方才发布线网停运指令,而这时行运在两站之间的列车已经失电被迫停车。停车半个多小时后,司乘人员自行组织下车,沿维修步道平台疏散失败,再次退进车厢。直到晚上八点左右,地铁公司才组织救援,四百多名司乘人员被困车厢近两个小时,造成重大伤亡事故。郑州地铁公司从上到下,对应急安全的风险认识,应对知识,处理能力与主动性严重缺乏,充分暴露了郑州地铁管理部门领导的失职,缺乏应急安全风险防范科学知识的严重性。
几乎与地铁5号线进水同时,7号下午3点,郑州京广快速路北隧道西洞引道出口路面积水已经达到40厘米。半个多小时后,三条车道上的行驶车辆出现追尾,碰撞,熄火,弃车逃生现象。由于全路段应急车道缺失,路段形成拥塞,堵死现象。酿成了车毁人亡的特大事故。
至于郑州城区遍布各处的地下车库、地下仓库、地下商店、地下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几乎完全缺失应急安全风险防范设计与管理条例。在郑州“7.20水灾”酿成特大事故中淹水严重,发生难以数计的车辆泡水,甚至人员伤亡,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4.死亡人数瞒报、违规设计建设
 在郑州“7.20水灾”酿成特大事故中死亡的380人中,曾经有139人在不同阶段被瞒报。瞒报比例高达36%。在全国范围内,包括郑州市,多年来常态化存在报喜不报忧,瞒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欺上瞒下。但为了达标,为了保护自己,在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瞒报、缓报现象已经存在多年,但瞒报比例高达三分之一,确实值得三思与警惕。也值得检讨过往对如实上报伤亡人数的部门领导处分处罚是否过多过严,对各地下达的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指标是否不切实际,诱发各地习惯性瞒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是否也应该适当调整安全事故追责问罪政策。
调查郑州“7.20水灾”酿成的特大事故,发现诸多工程设计不科学,不合理,甚至违规变更设计,违规建设的现象。违规在泄洪河道上或旁边建设道路,建筑,桥梁,压缩河道断面,违规人为填湖减少库容量,违规给泄洪道盖盖,阻水;不对地铁管理和司乘人员培训应急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却对普遍存在的地铁入口无效安检(见拙著“我国地铁现用安检系统无效性及其改革研究纲要”)浪费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抓了虚的,放了实的。导致应急安全管理失效,酿成大祸;违反科学设计原则,取消长大隧道应急车道,导致车辆熄火追尾,失去避让,逃生和救援应急通道(见拙著“我国城市道路长大隧道应急安全风险防范研究”)……等等。以上规划设计技术错误都是郑州7.20暴雨成灾酿成特大事故的根本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规划设计建设方面的错误在郑州市多年长期存在,在全国其他大城市,例如在武汉市也都是多年来长期存在的现象。
另外还要说明的是大城市地铁,长大隧道道路以及其他地下建(构)筑物的应急安全防范设计除了需要应对暴雨水灾外,还应包括应对意外火灾,恐怖爆炸,恐怖放毒等应急安全防范设计。

       5.建议
通过总结郑州“7.20水灾”酿成特大事故的经验教训,我们向有关部门提出如下建议:
(1)《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内容客观,真实,比较全面。但事故致因调查分析不深入,不全面,也有不准确的地方。尤其是没有能以全局的,更高,更深,更广的视角分析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因此难以达到科学,认真,积极吸取郑州“7.20水灾”特大事故的教训,总结经验,推动郑州,武汉以及全国各大城市安全,尤其是应急安全风险排查,评估与防范工作的开展,为我国大城市长治久安奠定基础。建议对《报告》组织一次广泛地群众性讨论和若干次相关部门专家评议,总结出一份对该《报告》的评审建议书,发至全国各大城市依据该《报告》以及对该《报告》的评审建议书,对各自的城市安全,尤其是应急安全风险展开一次科学的,全面的,认真的排查,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尽快落实实施;
(2)鉴于“郑州7.20”暴雨水灾酿成特大车毁人亡事故属于天灾酿成,往届政府领导长期以来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多个方面的失误所致,大部分事项主要应付责任者并不是现任,甚至也并不是前任。而且,与我们的执政理念,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规定的科学性,处理对象与力度的不合理惯性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建议要精准,公正处罚本届市,区,局,院等领导干部和技术干部。避免出现只顾平息民怨民言而草率,不公正处理处罚给干部和技术人员带来伤害;
(3)遵照您和中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指示精神,组织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领域相关专家学者,针对包括极端天气(主要是暴雨),意外火灾,恐怖爆炸等应急安全风险,参考《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及“对《报告》的专家评审建议书”,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编写《我国新时期大城市应急安全防范手册》,《大城市地下建(构)筑物应急安全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指南》。组织专家到各大城市举行学术讲座,宣传贯彻这两本《手册》和《指南》。
(作者简介:赵宪尧,华中科技大退休教授,北京德成智库城乡规划设计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德成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