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走进德成 > 专家观点

得寸进尺——不足与知足之间 甘德安 北京德成

发布日期:2018-10-20 来源: 作者: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 加入收藏

得寸进尺的成语出自《老子·道德经》与《战国策》。《老子·道德经》说:“不敢进寸而退尺。”,而《战国策·秦策三》写道:“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得寸进尺”和“得陇望蜀”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显而易见是贬义的。但我认为,在某些方面,在某些阶段,我们要勇做“得寸进尺”之人,并且要学会做“得寸进尺”之人。或许年轻时要得寸进尺,老后要“适可而止”、得尺退寸;工作、事业方面要得寸进尺,生活方面要适可而止,当然工作方面也要适可而止。

谁说不能得寸进尺,谁说不能得陇就不能望蜀啦?人类的迁徙史就是得寸进尺的历史,就是得陇望蜀的行为。人类不就是“得非望欧亚”,得北美望南美,得陆地望海洋的历史。1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不是得于东非,而不断的从非洲望中东、望远东;不断的得陇(从欧亚通过北令海峡到北美)而望蜀(到南美);没有这个得寸进尺的精神,没有这种得陇望蜀的行为,能成就70亿人类,走遍全球的辉煌吗?

作为人类社会的优秀民族来说,也是得寸进尺的拓展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得欧望美”的结果。由于得欧望美开辟大西洋航线,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得寸进尺的欲望改变了世界的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打破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得欧望美的环球航行成功丰富了地理学知识,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海洋是相通的、地圆学说是正确性;得欧望美促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宗教传播、文字传播;得欧望美开辟的新航路,为世界历史第一次全球化开辟了道路。

为什么中国人对“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持否定与嘲弄的态度,就是因为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黄土和中国的文化联结得非常紧密,就是我们的古老祖先普遍存在着“恐水症”。一种对水的强烈的畏惧心理。在他们心目中,海洋是在中国以外的异己存在,海洋的形成本身也是不正常的灾变的结果。大禹之所以能作为一位令人景仰的君主,其主要功绩就在治水;“精卫填海”中的小姑娘被海水淹死后,变成一只鸟,还执着地到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块,发誓要把大海填平;人类的始祖女娲,是一位补天的英雄,补天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治水。土是坚实可靠的,而水是给人带来灾难的,是与人作对的。在中国历史上,帝王的权力总是首先表现在土地所有权上。所以,中国古代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土地战争,而不是人的战争,长城就是见证。在中国人统治者看来,有了土地,就有了粮食,有了粮食就有了军队,有了军队就有了政权,就可以让人民臣服。这一点和二战时法西斯大规模地屠杀犹太人是不同的,和欧洲历史上历次旨在消灭异教徒的宗教战争也是大相径庭。中国人的疆域意识非常强,这疆域意识就植根于土地意识之中。不批“得寸进尺”就不能改变中国人的“恋土情结”,就不能打破中国人的封闭意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是开放促改革,就是“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的历史,从农村承包制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从国有企业到民营经济发展都是得寸进尺的历史,原因就是一个,当时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不开放死路一条,就影响执政党的执政之基。当然,现在经济略有好转就有开始走向封闭。

对个体的人来说,也应该“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不断提升自己学业水平;不断办好自己的企业、拓展企业品牌的影响,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提升服务人民的能力。只有这样,作为不断的追求的生命,人生才有意义。

此外,得寸进尺也是实现自身目标、工作目标的路径。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接受了别人的一个小要求,那么别人在此基础上再提一个更高点的要求,这个人也会倾向于接受。我们把这叫做“得寸进尺效应”。得寸进尺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另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上述心理效应告诉我们,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在商业谈判中,得寸进尺的谈判策略,往往会引起对方一连串的让步要求,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的一种谈判策略。

实际上得寸进尺的积极的说法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所以,对我们的民族来说,对我们的事业、学业、企业来说,得寸进尺与得陇望蜀都是值得肯定的。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眨眼而逝,人最宝贵的是时间。曹操歌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如此短暂,所以我们要在短暂的人生中去把握宝贵的时间,抓住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来成就我们的事业、来丰富我们的的人生。所以,我们要在短暂的人生当中,抱有“得寸进尺”的精神去拼时间,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来完成我们的生命的使命与生命的内容任务,做“得寸进尺”之人。

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我们也要在物质欲望上适可而止,要知足常乐。知足常乐的成语出自《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常乐首先在人类的欲望上还是要知足常乐与适可而止。不能无限增长,不能无限制的使用资源,在人类生存环境方面要“适可而止”,不要“得寸进尺”、“得陇望蜀”。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四位年轻科学家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这本书震惊了世界并畅销全球。30多年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许多实业家、政客以及第三世界的创业者都站出来对增长极限的观点表示愤怒。但是,事实终于证明增长是有极限的。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算起,人类进入工业文明至今不过二百多年。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从地上延伸到地下,从水圈延伸到大气层,出现了河流、湖泊与海洋污染、海洋资源破坏、极地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太空垃圾、核污染、危险废弃物等新的问题,无数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于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空前的挑战,大自然固有的新陈代谢功能几近失调,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安全。如果说农业文明中国人对“得寸进尺”的嘲弄是我们的祖先因自然力的过于强大而恐惧和焦虑;而现在骄傲的人类不得不审视自身,如果再不学会自律,不学会“适可而止”,依然对地球“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人类的死亡就不远了。

在地球上,中国并不是领袖说的“地大物博”,而是“地大物薄”,属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国度。虽然,爱瑷-腾冲线[1]说明中国这片土地生存环境恶劣,但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三-四千年的文明史。当美洲和澳洲大陆还处在人烟稀少的蛮荒时代,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已经发育成熟。早发文明,意味着人口的率先膨胀,植被的率先破坏。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例外。1650年,清朝开始时,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尚有21%,到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时,已经不足10%。现在,中国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人均自然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2,其中水资源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3。近60年来,几次重大荒谬决策,加剧了这片土地的环境恶化。其中包括,三门峡工程,拒绝马寅初等人控制人口的正确意见,大跃进时期小高炉遍地开花,大炼钢铁,大面积森林树木付之一炬;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围湖造田,宝贵的湿地资源大幅缩减;盲目地将草原开垦为农田,致使草原变成沙漠;20世纪80年代,一些急功近利的乡镇工矿业,更使环境污染到处蔓延。国家环保局长解振华说,全国500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不到1%;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0%;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全国三分之二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遭受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耕地达1.5亿亩;城市面临被垃圾包围的局面;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加速发展的趋势;森林破坏和林地侵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发展大于治理,面积仍在扩大;5000多种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显然,环境保护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已经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死存亡。

其实,中西先哲很早就留下了人与环境方面的思想资源。王充的《论衡》中谈到“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女生物学家卡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2]70年代,挪威生态学家奈斯发表了《浅的和深、远的生态学运动》,并与另一位生态学家瑟逊治共同提出了深层生态学的八项原理就是人类与地球的适可而止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现代版本。所以,人类在与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关系上确实要适可而止,不能污染了大地,污染河流;污染了大海,污染太空;不能“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要适可而止。

从生活的角度,生命的角度看,我们也不要“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我们知道,知足是可以长乐的。就如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所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或许在事业上,我们要做个“得寸进尺”的人,但是在生活上,我们应该做个“知足常乐”、“适可而止”的人。简单,再简单一点的生活,就是长乐的生活。知足常乐,要求我们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宠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常乐实际上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帮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知足,不是夜郎自大,而是知现在所得已足矣,对将来所求并不足。知足者,是对自己现状的肯定,因为知足,就很快乐;因为快乐,他能以更好的心态去追求未来。知足者,贫穷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这我们真要学苏东坡大学士,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对我们知足常乐、适可而止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1]爱瑷-腾冲线是1935年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提出的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它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与地理发展的分水岭。首先,它是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瑗珲(今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以此线为界,约有9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2.9%的东南部地区,约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57.1%的西北部地区。其次,它是一条自然地理的分界线。它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再次,它是历史地理分界线。从历史上看,这条线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还是中国历史地理分界线。从这条线的周边,可以清晰寻找中国的疆域、今天我们称之为中华文明的影响是如何从中原地带,一点点拓展到西部与北部的踪迹。

[美]卡森著,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德成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