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走进德成 > 专家观点

赵宪尧:新中国城市建设及其高等教育口述史(二)上 原创 赵宪尧 北京德成智库

发布日期:2024-06-14 来源: 作者: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 加入收藏

编者按:多年来,德成智库重视口述史的收集,编写和出版发行工作。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原武汉江汉大学校长杨卫东教授在论述口述史时指出:口述史在国际上虽然算是一门新兴的研究历史的学科,但已有悠久的历史。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北京德成智库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宪尧日前在香港大学和深圳大学分别做了《新中国城市建设及其高等教育口述史》的学术讲座,深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邀,华中科技大学拟定新学期请赵教授为新生在必选课中开讲“新中国城市建设及其高等教育口述史”。为此,赵教授综合在港大和深大的报告内容形成了这份口述史文稿。

 “新中国城市建设及其高等教育口述史”文稿近十万字符,图文并茂。征得作者同意,本智库公众号将分六次全文发表,以飨读者并请读者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供作者参考,以期修编得更加完善更加有历史价值。

本次刊发分以下六部分;一,中国城市建设史;二,新中国城市建设高等教育口述史;三,新中国革命时期城市建设口述史;四,新中国文革时期城市建设口述史;五,新中国改革时期城市建设口述史;六,新中国变革时期城市建设口述史。在港大和深大报告前后与听众的交流部分内容亦相当精彩,我们分别将这两部分内容依次分别放在第一部分之前和第六部分之后。敬请读者关注。

赵宪尧教授:新中国城市建设高等教育口述史

我讲口述史,得符合上面这两个条件。一是我亲身经历,或者亲眼所见,我个人和我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都是口述史的要素。我出生于1941年,1948年我随父亲去到了武汉,住在解放大道新华路口,那时还是中华民国时期,叫中正大道新华路口新华烟厂对面。在中山公园隔壁的教会学校灵光小学读书,现在在灵光小学和灵光堂的地基上建起了属于我们华中科技大学的协和医院。那时我已经七八岁了,记得我所看到的武汉市城市面貌。我对汉口火车站,中山公园,江汉路,水塔,民生路,三民路,民众乐园,租界区,武汉关还有汉阳的龟山,武昌的黄鹤楼,东湖风景区这些城市建设记忆很深。1949年5月16日,武汉和平解放,整座城市得到完整保存了下来。这是武汉城市建设之幸,不像长春,城市建设破坏的很厉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称之为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那以后,几乎每年我都着红领巾,手持鲜花,载歌载舞到解放大道中山公园参加游行示威活动。1950年以后我在华中里中国人民银行职工子弟学校小学读书.上初中时我们家已经搬到了积庆里,初中便在清芬路积庆里的大信私立初中上学,后来大信私立初中合并到武汉市第十九女子中学,后搬到前进一路的新校舍改为公立武汉第三十四中学。1956年我考进武汉市第一男子中学读高中,直到1959年考入武汉建筑工业学院,1960年大学改名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64年大学毕业,分配去了山东省济南市城市建设局当了一名技术员。

新中国成立以前武汉市的城市建设主要是中华民国时期完成的,城市面貌十分了得,人称“东方芝加哥”,许多城市建设项目,保护得不错,整修起来焕然一新,旧貌依然。中山公园,东湖风景区,民众乐园,水塔,江汉关,中山大道,江汉路,三民路铜人像,连我爸爸工作过的江汉路中国人民银行,我居住过的积庆里,也算是我的母校十九中,市一中等等。一座现代城市,依然可观。当然,武汉和平解放以后,直到1966年,我称之为革命时期,武汉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可说是突飞猛进,我的小学灵光小学,灵光堂和新华烟厂连同新华路口我居住的两层楼房拆除以后,盖起来高楼大厦,一座现代化的大医院拔地而起。我儿时常去游玩的中山公园面积扩大了许多,绿树成荫,湖面游船如织。尤其是新中国从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156项(实际上后来执行起来可能多达三百多项)工程,武汉钢铁厂,武汉重型机械厂,武汉造船厂,武汉锅炉厂,还有武汉长江大桥—真的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为了适应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新中国城市建设高等教育同样风起云涌高速发展。我的大学母校——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发展历史便是这一革命时期城市建设史的体现与反映。一九五九年初夏,我从武汉市第一男子中学高中毕业。同学们有的参军,有的去工厂工作,我决定考大学。那大学招生分三个档次,第一档重点大学,第二档普通大学,第三档专科学校,每个考生填写三个档次的学校,每档可填报三所学校。我在重点大学档次的第一志愿是中国科技大学,第一专业是放射与辐射化学,第二志愿是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第三志愿是华中工学院机械专业。当年,中国科技大学可能是第一次招生,校长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担任。大致知道放射与辐射化学专业是研究核科学技术的,这个专业指名不招女生,有点神秘,很受想建功立业敢冒险的中学生青睐。很遗憾,我被刷下来了,档案进入第二批普通高等学校。我在第二批填写的第一志愿是武汉建筑工业学院,填写的专业是城乡规划,建筑学。结果被顺利录取,专业是城乡规划与建设。我之所以报考建筑大学,想学习城市规划与建筑,完全是为当年热火朝天的国家建设所吸引。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去武汉钢铁厂和长江大桥参加劳动,特别是住在青山武钢一个多月,乘小火车上下班,参加炼焦厂建设,搬耐火砖抬钢筋。眼看着烟囱拔地而起,高楼大厦林立,亲眼目睹火红的焦炭从炼焦炉中轰轰烈烈被推出来,那种激动青年学子之心的热烈场景,便点燃了我立志从事祖国建设事业的决心。考进武汉建筑工业学院以后,我才知道,这所大学与新中国共成长,要为新中国的城市建设培养第一批城市建设工程师。我们城市规划与城建专业是个新专业,一个大班有甲和乙两个小班,每小班三十二三人。大班上课,小班实习,设计。据说是学习苏联的经验,培育主管城市建设副市长助手的专业。我们班上有几位是1955年考入学校的中专生,学习成绩很好,两年后转到大专班,1959年又转入到本科学习。他们中的蒋益生同学,陶童良同学与我同一个宿舍四五年,后来蒋益生从武汉建设局总工程师职位上退休,陶童良从常州市规划局副局长职位上退休。后来又认识了一批1953年入学的同学,其中从长沙市规划院院长职位上退休的王立君和从武汉城建学院教务处长职位上退休的熊宗武,还有从武汉城建学院基建处退休的1952年开始建校就从部队转业参加建立武昌建筑工程学校的李学民。他们都曾骄傲告诉我我国第一所城市建设学院的建校历史,那就是一幅新中国城市建设历史的写照啊!

1952年,新中国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迅速迎来了城市建设大发展的欣欣向荣热火朝天激情燃烧的一个个五年计划建设高潮。城市建设教育事业随之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当年,全国高等学校大调整,形成了著名的设置有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还有道路,给排水等市政工程专业的八所高等学校。他们是: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以及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其中后面三所建筑大学属于建筑工程部管理。在全国高等学校大调整的高潮中,中南军政委员会一马当先,决定将中南地区六所土木类,市政,建筑工程类的中等学校合并为中南建筑工程学校,选址武昌马坊山,校长郑奕。1952年马坊山校址破土动工,已经集中起来的中南六省六校1277名学生,62名专业教师,连同两百多名工作人员当年冬天到了江西庐山开始上课,不到半年,1953年春天来临,马坊山上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大礼堂,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室,教师住宅,操场一系列教学和生活建筑拔地而起,浩浩荡荡的近两千师生来到了自己的学校,进入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习。1953年以后,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高潮中间,实习就在建设工地,有些课程就在长江大桥,武钢,武汉造船厂,武汉锅炉厂现场教学。学生毕业,立刻走向建设工程第一线参加设计,施工和管理。1954年中南军政委员会撤销,属于它管辖的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划归建筑工程部管理,改名武昌建筑工程学校。学校一届接着一届的毕业生奔赴全国各地,投身到祖国建设热气腾腾的建设高潮中去。1958年是个全国各行各业大跃进的年代,武昌建筑工程学校很快改名武昌建筑工程专科学校,部分中专生升入大专学习,大跃进的年代,一日千里,很快学校改名武汉建筑工业学院,部分专科学生直接进入本科学习。1959年第一届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夏天刚过,学校迎来了一大批学习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建筑学,风景园林,市政工程的大学生。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从自己直属的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各地调来了大批教师。我的道路交通老师赵骅教授,园林老师余树勋教授,规划老师陈福瑛,建筑老师黄树业,美术老师华纫秋,桥梁老师陆自力等等,也就是那时奉建筑工程部之命改名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之时调到武汉来的。这是学习苏联城市建设经验,我国设置的第一所城市建设学院。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部分别在北京,南京,苏州等地也建设了几所直属建筑工程部管理的建设类高等学校。这期间,全国上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打造了新中国城市建设及其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九五八年开始的大跃进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全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同时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中都有头脑发热,浮夸成风的现象发生。“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亩产万斤,各行各业不计成本放卫星,赶美超英,反美帝反苏修,无偿支援第三世界。导致1959年冬天,全国粮食不够吃,各项建设项目被迫下马,加之1960年夏天,苏联突然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带走图纸,资料,停止供应重要设备。住在建工部的一百多名苏联专家同样一个没留。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城市建设事业进入寒冬期。国家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城市建设高等学校也不例外,大跃进期间上马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首当其冲,1961年便开始停招本科生。1965年最后一批本科大学生从武汉城建学院毕业,大批学术水平很高的大学老师纷纷离开学校。赵骅去到上海华东市政工程设计院总工办,陈福英去了南京规划局任总规划师,余树勋去了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当他的研究员,梁镇海则去到南京建筑设计院当上了院长……。幸运的是1966年学校里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调离学校的教授讲师们躲过了一劫。但留在学校的教师受尽磨难,也有个别自杀,也有个别失踪。不幸之,文化大革命给万难之中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带来了意外的机遇。迁出北京的建筑工业学院难觅落脚之地,建工部领导想起来武汉马坊山上办学条件绝佳的武汉城建学院,于是两校合并一拍即合,马坊山一所实力不错的城市建设类大学凤凰涅槃,改名湖北建筑工业学院。大学的斗、批、改轰轰烈烈。工人和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大学,工农兵大学生被选派上大学改造大学。直到1977年,全国大学恢复高考,大学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名称再次更名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其实,新中国成立以后,体制机制政策一直处于不断地改革之中。譬如国务院里主管国家城市建设工作的机构变动得就非常频繁,最早在国家计划委员会中设机构,后来属国家建设委员会管辖,再后来成立建筑工程部,建筑材料工业部,建设部,环境保护与建设部,城市建设总局,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也曾分出过部分工作建立了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与环境保护部等等,好像在“摸着石头过河”。1981年,国务院同意国家城市城市建设总局下文在武汉马鞍山麓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决定由武汉建材学院副院长贾道恒从马坊山带领一批主要是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干部及教师和给水排水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各三个年级三个班。这中间就包括后来的纪委书记袁大波,副院长余正凤,给水专家副院长金儒霖教授,全国著名道路交通专家,主编国家城市规划专业统编教材《城市道路与交通》的李泽民教授,著名排水专家陈锦章教授,著名艺术家画家华纫秋教授等老教授以及当年的青年教师年轻学生。城建学院规划专业著名的五大美女教师——张海兰,何依,耿虹,朱霞,潘宜五位教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后来担任过武汉城建学院党委书记的丁烈云院士,担任过武汉工程大学校长的李杰教授,担任过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校长的马鹤龄教授,现任规划建筑学院院长的黄亚平教授,万艳华教授都是那时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至于回到清华大学建筑规划系任系主任,主持全国市长培训班的金笠铭教授,远赴美国佛罗里达州交通部任职的道路交通著名专家易汉文教授,在美国,加拿大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画家艺术家黄建军,姜小松等等都为城建学院的教学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重建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从马坊山(也叫马房上)马房跳上来马鞍,在马鞍山山麓,扬鞭催马图改革,驰骋江山建城乡。

1983年7月建设部决定调湖北省城建局(湖北省建设厅前身)局长任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院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加快校舍建设步伐。通过一年艰苦卓绝的努力,1984年重建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全面招收本科学生,并在八十年代末开始招收研究生。

也就在与此同时,原华中工学院老院长朱九思先生敏锐地觉察到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城市建设事业必然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决心组建土木系,建筑系。朱九思老院长知道办大学最主要的是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于是从清华大学请过来周卜颐教授,陶德坚教授和一大批清华大学的中青年得力教师,又从一些设计院调进了一批著名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黄康宇,蔡德庄,黄兰谷,张良皋担任主讲教授。华中工学院建筑系,土木系蒸蒸日上,雄心勃勃。

接受了担任重新组建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院长调令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筑工程部首批领导干部的吴江先生来到马鞍山下重建这所城市建设大学建设工地前去清华大学拜访了城市规划与建筑领域权威专家吴良镛教授,到华中工学院拜访了著名教育家朱九思院长。吴江院长早在1952年从安徽省一个县长职位上奉命调到新组建的建筑工程部任职,编入办公厅秘书处担任部长秘书,参与,当然熟悉新中国建立以后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参与和组织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工程开始,到参与1958年轰轰烈烈建设北京十大建筑,吴江先生和当时名闻遐迩的规划建筑领域的梁思成,杨廷宝等四大金刚,吴良镛,周干峙等四小金刚,还有李瑞环,张百发等四大工人突击队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吴良镛先生得知好朋友吴江要调到一所大学当校长,便力劝吴江不要到学校去任职。道理很简单:大学教师之间关系复杂,难缠,不好处理关系。显然,一生在清华大学教书,经历过五七年反右派斗争,五八年拔白旗运动,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经历过教师斗教师,学生斗教师,干部斗教师,斗来斗去,吴良镛先生斗怕了。他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好朋友陷入这知识分子成堆的是非之地。但朱九思先生支持吴江先生投入到城市建设高等教育事业之中,他对他说:搞好一所大学,最重要是严格抓好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朱先生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送给了即将上任的吴江院长。这本书就是朱院长管理一所大学的经验之作:《如何管理一所大学》。这时,在北京市担任常务副市长的老朋友张百发也对吴江先生发出了邀请:还是回北京吧,到北京市政府来工作。从部队专业的军人干部吴江认为:我一辈子服从分配,组织上要我去大学,部长都和我谈话交代了工作,我就必须去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当院长,干到退休。建设部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叶如棠部长,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的戴念慈副部长多次来到武汉城建学院支持吴江院长全力办好这所重建的新中国第一所城市建设大学。吴江院长向部领导表示,一年后基本完成建校工作,保证第二年1984年全面招收大学生。吴江院长调来担任院长的同一年,我也从原北京石油大学调回了母校,从工程师岗位转为大学讲师。一面和钱秀玉副教授一起给城市规划专业讲授《城市道路与交通》,主讲城市桥梁章节,一边在吴江院长的直接指挥下参与建设武汉城建学院。这是我一生有幸参加建设的第二所大学。我全过程参与规划设计建设的第一所大学是北京石油学院文革时期搬迁到胜利油田后改名的华东石油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石油大学。

吴江院长充分利用自己熟悉建筑工程工作和在湖北省城市建设系统担任领导职务的关系,上任开始工作首先到了最著名的中南建筑设计院要求武汉城建学院规划建筑设计小组,一个月完成设计,破土动工。这个优秀的规划建筑设计小组由王恒等七八位女设计师组成,规划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市政工程设计师组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吴江院长决定在东湖宾馆给她们安排宿舍和办公室,还为有孩子的设计人员专门请来保姆照顾,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吃好睡好休息好,劳逸结合集中精力高效工作。当年,不但设计人员,就是设计院也是不收费的,因为国家的设计院为国家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是他们的本职,住宾馆好吃好喝算是学校招待,大家很知足,无不努力工作。建筑施工队伍安排给了湖北省第五建筑公司。吴江院长拿出一九五八年参加组织建设北京十大建筑时的经验,要求边设计边施工,湖北五建浩浩荡荡的施工队伍进入现场。吴江院长组建以严乾开工程师为处长的基建处,还从已经调入学院的教师中,趁还没有上课任务的空临时安排在基建处工作。我刚从完成建校任务的华东石油学院调到学院城建系道路桥梁教研室,还没安排教学任务,也临时调到基建处当工程师,协助配合设计道路桥梁园林绿化广场和研究生宿舍等建筑物,参加湖溪河的挖淤泥砌护岸劳动。那时,吴江院长就和我们一起从早到晚奔忙在工地,休息吃饭在临时建筑的车队停车场办公室。吴江院长指挥设计院,建筑公司和学院基建处三支队伍,合作协调,轰轰烈烈,说到做到,硬是在第二年夏末,为招进学校的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工民建,道路桥梁,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城市管理等几个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与学习条件。完全像一九五三年在马坊山建校一样,当年建校,当年有学生,第二年在新校址迎接新生。这是何等的高效率,这是何等的大气魄,这是何等令人不可忘记的革命干劲,何等令人不可忘记的拼搏精神!


德成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