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德成智库举行学术交流会,德成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杨卫东教授作了题为《我的口述历史观》的学术分享讲座。讲座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时进行,德成智库部分成员及特邀年轻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交流会由副院长吴虹主持。
杨教授的学术讲座内容丰富,涵盖口述历史的“五辩”,包括古今之辨、理论之辨、学科之辨、作者之辨和作品之辨。讲到口说历史的古今之辨,杨教授认为,口说历史有两种形态,口传历史是它的传统形态,口述历史是它的现代形态;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口述历史是随着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一门新型的学科。讲到口述历史的理论之辨,杨教授认为,现有学者对口述历史的各种定位都只是强调了口述历史的某一项功能,未能全面地、科学地界定它的内涵。杨教授提出了自己对口述历史的定位,他认为口述历史是以现代技术和访谈方式收集记忆的活动以及利用记忆资料开展的历史研究。讲到口述历史学科之辨,杨教授认为,口述历史只能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而绝不是众多学科的分支。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它有其独自的特色。首先,它是记忆的历史;其二,它是公共的历史,因为它由公众参与撰写、写公众,也服务于公众。其三,它是现代的历史;口述历史必须访谈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它的时间跨度是有限的。其四,它是鲜活的历史。口述史以芸芸众生为主角,以历史事件的决策者、参与者、亲历者的故事为主线,通常以第一人称的讲述,展现出事件从酝酿、决策、执行、转折、发展的所有细节,讲述者揭秘的那些幕后鲜为人知的奇闻逸事,让人能更清醒明白地了解和解读历史真相。其五,它是今天的历史;口述历史的历史事件主人公都是当代活着的亲历者。口述历史的作者是谁?杨教授赞成左玉河的观点:访谈者与受访者的角色及其职能是导演与主角的关系。访谈者是口述历史的策划者和引导者,离开了口述者就无所谓口述历史;口述者 (历史当事人) 是口述历史的主角,若无访谈者的适度引导, 口述者的叙述 就有可能偏离主题。什么样的作品算得上是口述历史作品?杨教授给出了四个评价标准,第一,必须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第二,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历史。第三,访谈是必经的程序。唐德刚先生说:“大陆上最好的、最出色的一本口述历史书,是清末代皇帝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把他老婆一妻一妾装模作样的种种情形写得非常真切动人,所以大陆上三十多年来历史成就,当推溥仪这本口述历史。” 杨教授不赞成这一观点,他认为“口述历史是访谈双方互动对话、意义诠释乃至相互妥协的竞争性合作结果”的观点,因此他认为,《我的前半生》仅仅是一种自传,而不属于口述历史。第四,作品必须以口述人的口述资料为主体。口述历史作品是双方共同的作品,但是,这里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即口述史作品的内容应以口述者的讲述为主,不能喧宾夺主。德成智库高级研究员赵宪尧认为,杨教授的讲座给人醍醐灌顶之感,他认为通过口述史的方式来开展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计划结合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交通规划专业,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规划口述史》。晋商协会霍爱文会长说,通过杨校长的讲座,对口述史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下一步希望组织编撰一本关于自己故乡的口述史。德成高级研究员朱永华教授认为,杨教授的口述史对他的企业创新方面的研究也颇有启发,他认为对于一些大型企业,《企业文化口述史》和《创新口述史》都是非常值得去尝试的事情。德成智库青年学者潘凯博士讲到,吴晓波的《大败局》关注大企业家失败的案例,但是整个社会对中小微创业者失败的关注比较少,他建议做一本《中小微企业创业者失败的口述史》,让那些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特邀年轻学者刘义教授认为,杨教授的口述史研究,对大学的学科规划也非常有启发。每门学科都有历史或者发展沿革,但是都写得过于简单,如果能做成口述史,那么对促进学生对本学科发展历程的了解将大有裨益。学术讲座结束后,杨教授和赵教授还举行了签名赠书的活动。杨教授将近年来主持完成的6本口述史研究著作签名赠送给了现场的专家学者。赵教授将自己近期出版的《大城安全》及其删减内容增补征求意见稿也签名赠送给了大家。德成智库院长甘德安教授总结发言时讲到,希望通过这种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增进德成智库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德成智库年轻学者的成长,同时也不断扩大德成智库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