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走进德成 > 专家观点
发布日期:2025-09-25 来源: 作者: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 加入收藏
新西兰的出行方式深刻反映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殖民历史和现代城市规划理念。这个国家从早期依赖步行、马匹和船只的交通方式,发展到如今以私家车主导、辅逐步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的现代化交通格局。新西兰的交通文化以"让路规则"为核心,强调礼貌、安全和对行人的尊重,形成了全球独特的"驾车礼仪"。尽管面临拥堵和基础设施更新等挑战,但新西兰正在通过创新的道路使用收费政策、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以及安全限速调整等措施,塑造更加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未来出行体系。
一、历史演变
新西兰的交通出行史与其殖民和发展进程紧密相连。早期毛利人依靠步行和独木舟(Waka)在新西兰的崎岖地形中移动和交流。19世纪欧洲殖民者引入马匹和马车后,道路交通开始初步形成。
图1 19世纪普遍的出行方式-马车
20世纪初期,随着汽车技术的普及,新西兰逐渐建立了公路网络。但真正革命性的变化发生在二战后的经济繁荣期,私家车拥有量激增,成为主流出行方式。1970年代,新西兰实施了独特的 "让路规则" (Give Way Rule),规定了转弯车辆让直行、左侧车辆让右侧车辆等原则,这一制度实施了35年,虽然初衷是促进车辆间相互礼让,但由于导致十字路口事故频发(每年超过1.6万起),最终在2012年被废除。
近几十年来,新西兰持续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北岛的Expressway网络和南岛的景观公路,同时不断调整交通政策,以平衡安全、效率和环境影响等多重目标。
二、右舵左行与文化
新西兰采用“右舵左行”规则,核心特点是车辆靠道路左侧行驶,驾驶员座位位于车辆右侧,与中国“左舵右行”习惯完全相反。
1、右舵左行
1 1.提升道路边缘观察安全性
新西兰乡村道路占比高,且常伴随路边行人、骑行者或农场动物,右舵设计让驾驶员更贴近左侧路边,能更早发现潜在风险(如路边窜出的动物),减少剐蹭或碰撞。
图2 右舵左行
1.2.适配环岛与窄路环境
新西兰城市和乡村多环岛(替代红绿灯,减少拥堵),左行+顺时针环岛的组合,让车辆进入/驶出时的转向更顺畅,降低路口冲突;同时,窄路会车时,右舵驾驶员能更精准判断车身与路边的距离,避免刮擦。
1.3.统一英联邦交通体系,降低游客适应成本
新西兰作为英联邦国家,左行规则与澳大利亚、英国等一致,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驾驶员无需大幅调整驾驶习惯,提升跨国家交通的便利性。
图3 环岛
2、独特的“让路”文化
尽管正式的“让路规则”已在2012年改变,但其精神已深植于新西兰的驾驶文化中。这种文化强调车辆对行人的优先礼让:在任何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行人过马路时,车辆通常会主动停下让行。同时,司机之间也讲究礼貌让行,例如在并道时采取“拉链式”交替通行,或是在狭窄的山路上靠边让后车先行。这种默契使得即便在没有大量交通警察或电子监控的地方,交通也能流畅运行。
3. 出行方式与交通状况
新西兰人的出行方式呈现出以私家车为主导、公共交通为辅助的特点,且城乡差异显著。
私家车主导
新西兰是车轮上的国家,私家车普及率极高。在奥克兰这样的大城市,约90%的出行依靠私家车。许多人认为汽车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尤其适合地广人稀、公共交通网络无法全面覆盖的国情。
图4 私家车主导的出行方式
城市公共交通
奥克兰、惠灵顿等大城市有巴士、火车和渡轮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但通勤者仍面临巨大压力:
· 拥堵严重:奥克兰高峰时段的出行时间比平时增加近50%,拥堵程度甚至超过悉尼。
· 通勤体验:早晚高峰时,奥克兰的公交车同样异常拥挤。
· 覆盖不足:许多郊区和小区的公交服务班次稀疏、覆盖范围有限,导致居民依赖私家车。
城际与乡村交通
· 城际交通:长途巴士(如InterCity)和国内航班是连接主要城镇的重要方式。
· 乡村交通:在偏远地区和乡村,私家车几乎是唯一可行的出行选择。这些地区道路可能狭窄多弯,甚至是碎石路面,对驾驶技术有一定要求。
图5 城乡公共交通
交通拥堵挑战
人口增长(尤其是奥克兰)和车辆数量的持续增加给交通系统带来巨大压力。据报道,奥克兰每周新增数百辆私家车,拥堵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未来,预计城市中三分之一道路将常态化拥堵。尽管政府考虑过征收拥堵费等方案,但因民意反对等原因尚未全面实施。
4. 交通政策与挑战
新西兰的交通政策正在经历重要变革,以应对安全、拥堵、可持续性等多重挑战。
道路使用收费(RUC)改革
新西兰拥有一个独特且成熟的道路使用收费(Road User Charges, RUC)系统。此前,柴油车和电动车车主需要根据行驶的公里数购买RUC牌照。现在,一项重大改革计划将所有车辆(包括汽油车)都纳入RUC系统。这意味着未来所有车主都将按行驶里程而非燃油消耗来付费。
· 改革目的:确保电动车等高效能车辆也为道路使用付费,保障维护资金的公平和稳定。
· 未来潜力:基于里程的收费为更精细化的管理提供了可能。例如,可以根据车辆的安全性评级、排放水平甚至是在特定区域(如学校附近)和时段的行驶来差异化收费,从而激励更安全、更环保的驾驶行为,并管理拥堵。
大规模基础设施升级
政府正投入巨资升级关键交通基础设施。例如,霍克湾(Hawke's Bay)Expressway项目投资6亿纽币,包括扩建四车道、新建立交桥和桥梁。预计该项目能将行程时间缩短高达39%,并显著提升安全性和抗洪能力。
安全限速调整
新西兰运输局(NZTA)会定期根据安全数据和技术评估,审查并调整特定路段的限速。这些调整通常会经过公众咨询程序。例如,2025年8月,Waikato地区的多个国道(SH)路段就因安全考虑提出了降低限速的提案。
安全与环保挑战
· 安全挑战:新西兰地形复杂,山路多弯,部分道路条件欠佳,加上超速和疲劳驾驶等因素,导致交通事故伤亡率较高。政府正通过升级道路、调整限速和严格执法来应对。
· 环保挑战:对私家车的依赖导致排放问题。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电动汽车(EV)和探索RUC的环保激励作用是未来的方向。
新西兰的出行面貌复杂而多元。它既有着发达国家标配的高度汽车依赖度和现代化路网,也面临着大城市拥堵的严峻挑战;它既保留了源自英联邦的右舵左行传统和曾经独特的“让路”规则,又将安全、礼貌和尊重规则的驾驶文化深度融合其中。
未来,新西兰正通过RUC改革、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和持续的限速审查等政策工具,积极探索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持续的交通解决方案。对于旅行者而言,理解并尊重当地的交通规则和文化,是解锁新西兰壮丽风景和体验其社会风情的关键一步。
德成动态